襲擊頻發考驗俄反恐機制 奧委會信任冬奧會安保
2013-12-31 09:56? 陳效衛?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林晨 陳瑜輝 |
分享到:
|
俄“全維度”反恐確保冬奧會安全 俄羅斯軍事科學院院士彼得羅夫斯基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俄在長期的反恐實踐中,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反恐機制,從而做到了“處變不驚”。這不僅有利于及時救援,而且也弱化了恐怖襲擊所要達成的“震懾”效果。從伏爾加格勒發生的連環恐怖襲擊事件即可看出這種反恐機制的相對成熟與完善。 一是快速反應和搶救。事發后,俄羅斯總統普京立即責成包括緊急情況部、衛生部在內的俄政府部門以及伏爾加格勒州政府采取所有必要措施,向爆炸事件中的傷員提供全套救助。緊急情況部也啟動應急預案,全俄范圍內10余萬救援人員已進入戰備狀態,隨時可出發執行任務。 二是現場秩序維護。爆炸事件發生后,事發地點被警方嚴密封鎖,任何社會車輛不得靠近。現場有數十輛消防車、警車和急救車參與救援,進行善后。目前車站大樓和電車爆炸現場附近民眾已全部撤離,工兵、特警和專家正在爆炸現場進行勘察,還派出警犬輔助檢驗爆炸殘留物。 三是其他后續工作。普京和總理梅德韋杰夫在爆炸發生后立即舉行會晤,決定為死傷者家庭提供財政、醫療援助以及其他形式的幫助措施。目前,每位遇難者家庭將獲得100萬盧布(約合18.63萬元人民幣)。 此間輿論認為,“黑寡婦”尚不會影響本屆冬奧會安全,俄安保措施超過歷屆冬奧會。在一定程度上,12月29日的恐怖襲擊事件也是有力佐證:正是由于火車站的安全機制比較嚴格,襲擊者未能進入車站候車大廳,從而避免了更多傷亡。 俄羅斯為保障冬奧會安全,斥資20多億美元,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比賽場地“全維度武裝”。俄實行了在國際體育賽事中很少使用的立體多維監控手段,形同陸海空三軍的“全維度打擊”。在空中,無人機不斷巡視,配以地面安裝的5500多個監控探頭。在地面,部署了短程防空系統,可防飛機和巡航導彈的攻擊。在海上,俄特種部隊將潛伏在水下,佩戴可循環使用、且在水中不會冒泡的特種潛水裝置,能有效防止恐怖分子從奧運公園對面的黑海侵入。 二是安保人數創歷史之最。俄內務部部長11月曾宣布,將部署3萬名警察和士兵執行各種安保任務。這個數字比創歷史之最的2012年倫敦奧運會多出1.2萬人。 三是強化國際合作。俄與上合組織、獨聯體等已簽署合作協議,并與美國聯邦調查局和英國軍情六處等以往經常發生摩擦的機構加強了合作,因為“奧運是世界的奧運”。 (記者 陳效衛) |
相關閱讀:
- [ 12-24]俄國家反恐委稱今年在北高加索消滅260多名匪徒
- [ 12-24]中國副外長率團訪問印尼 兩國舉行反恐磋商
- [ 12-22]王毅:從戰略高度推進與阿拉伯國家關系
- [ 12-12]張學友主演反恐電影"赤盜" 自稱演技生疏(圖)
- [ 12-12]張學友主演反恐電影"赤盜" 自稱演技生疏(圖)
- [ 12-09]17歲少年網游里獲“靈感” 21次報假案稱要施爆炸
- [ 12-07]楊潔篪主張金磚國家加強反恐合作
- [ 12-04]葛洲壩樞紐開展反恐演練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