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input id="00ikk"><del id="00ikk"></del></input>
  • <bdo id="00ikk"></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bdo>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國內> 時政 > 正文

      揭秘!中國陸基戰略巡航導彈研制史艱辛歷程

      2014-01-01 14:22:20??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徐家傲 陳瑜輝  

      ?

      一腔熱血鑄長劍,幾經磨難。巡航夢,殫精竭慮,臥薪嘗膽。英雄無悔英雄志,神劍有情神劍寒。何須問、克千難萬險,日夜盼。壯三軍,償心愿;展雄風,閱兵場!驚天地、雄踞山川海疆。百發百中打得贏,百戰百勝強中強。倚天劍、能劈波斬浪,射天狼!(劉一丹劉 銘 劉華英)

      引 子

      ——“中國人自己的”,自己的夢要靠自己去描繪,自己的夢要靠自己去實現,這是航天人對“中國夢”的獨特詮釋。

      1991年,海灣戰爭爆發。

      “戰斧”巡航導彈首次亮相:超低空飛行、隱身突防、“點穴式”精確打擊、千里奔襲,斬首破敵……一時間,震驚全球!

      “我們也要有自己的巡航導彈!”

      但是,搞巡航彈,談何容易?!

      強大的人力、物力需求,巨大的技術落差。這對當時的中國來講,簡直是白日夢!

      當時的國家領導人堅決表態:“這種導彈我們一定要搞。”隨即,一支由中國航天科工三院為牽頭研制單位的“國家隊”悄然集結,巡航導彈研制大門緊急開啟。

      “只要國家需要,我們就是拼了命也要上!”巡航導彈武器系統總設計師劉院士帶著他的團隊義無反顧地踏上了逐夢之旅……

      十幾年后的天安門廣場上,身披迷彩戰衣的陸基巡航導彈驚艷亮相,中國一舉成為繼美、俄之后擁有自己的巡航導彈的國家,令世界震驚。

      跟每一位經歷過那段難忘歲月的人一樣,坐在閱兵觀禮臺上的劉院士心潮翻涌。這一刻已期待太久,“中國人自己的”!這簡單的六個字,他們追逐了太久;從無到有,中國巡航導彈武器研制的藍圖,他們描繪了太久……

      繪 夢

      ——“中國也要有自己的巡航彈!”承載著航天人“放飛神劍,收獲和平”的強軍夢,他們啟航了。

      早在上世紀70年代,隨著美蘇著手研制巡航導彈,中國航天人就已開始了對相關前沿技術的跟蹤和研究,巡航夢已在心中悄然孕育。

      “中國也要有自己的巡航導彈”,這無疑是一聲嘹亮的集結號,國家需求與三院型號發展高度契合,這一號令讓航天人心中的巡航夢瞬間點燃,吹散了眾多的質疑!

      盛夏的北京,中國巡航導彈研制思路逐漸清晰。

      說干就干!干就要干成、干好!

      三院借鑒飛航導彈研制的經驗,大膽創新,科學預測未來武器裝備發展趨勢,以卡脖子的關鍵技術為突破口,提出了一套瞄準當時國際先進水平的預研方案。

      全新的型號,技術新、難度大,可繼承的太少,可借鑒的更少,只剩下自主創新一條路!由于技術封鎖,一切都要從頭開始。三院組建了一支數百人的研制團隊,其中30歲左右的年輕人就占了三分之二,經驗奇缺。新的技術,新的隊伍,搞怎樣的巡航導彈?怎樣搞成自己的巡航導彈?僅靠三院的力量太過單薄,必須全國大協作,成立國家隊。

      一支由航空、航天、航海、電子、測繪、遙感、材料等多個領域的近百家單位、數十所大專院校共同參與的研制團隊迅速組建。按照錢學森系統工程理論及方法,由三院牽頭,其余單位分工協作,向著共同的目標聯合攻關、共同進發!

      于是,一場全國大協作展開了。總體聯合論證組、專題攻關組、核心專業研究師隊伍紛紛成立,通過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模式,加強巡航導彈預先研究。

      先有“機”后有“彈”是巡航導彈研制的基本要求,這里的“機”是指某小型發動機。時任發動機分系統研究所負責人的老張說:“這些關鍵技術只能靠自己,要搞巡航導彈,我們就必須盡一切努力把這塊硬骨頭給啃下來。”

      可這又談何容易!

      要知道,早些年在論證這種發動機時,國內有關部門已經給出過明確的結論:花10個億,搞10年也不敢保證一定能搞成。

      航天人說:我們就要啃硬骨頭,狠下心來,一定要搞成!

      應研制需要,發動機研究所專門成立了該型發動機總體研究室。沒有過多經驗借鑒,單純依賴外界專家行不通,他們就狠下心來“自己解決難題”。面對極有限的外文參考資料,剛剛參加工作的新人,捧起字典從語言開始學。

      發動機都是“試”出來的。經過不斷分析、試驗,萌發了大量“基于科學試驗驗證后的創新”,10余項關鍵指標先后被攻克,突破了一系列技術難題,使我國一躍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擁有這種發動機的國家,為研制巡航導彈掃清了關鍵障礙。

      慣導系統研制也是一路坎坷。

      當時的慣導技術水平遠遠不能滿足研制需要,要在短時間內拿出產品,繪制圖紙是第一步。今天的計算機繪圖軟件已經足夠強大,然而,面對當時的數量奇缺的“286”電腦,研究室羅主任選擇了手繪的方式完成圖紙繪制。就是在這種艱難的條件下,第一套原理樣機很快誕生了。

      設計師小徐回憶,最忙的時候,大家在實驗室連續奮戰了4個通宵,實在累了困了就躺在冰冷硌人的實驗桌上睡會兒。后來,為應對經常性的通宵夜戰,就買了一些折疊式行軍床。此后,行軍床就成了研制隊伍的一件“標準配置”,一直保持至今。

      此后,慣導系統研制工作一鼓作氣,解決了一系列技術難題,使我國巡航導彈用慣導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與此同時,總體和分系統多項關鍵技術相繼突破,理想與現實間的差距越來越小。

      中國的巡航夢,鳴響了汽笛。

      ?

      筑 夢

      ——構筑巡航夢,不惟有心愿,更要有鋼筋鐵骨,數萬科技人員多年的辛勤付出,就是要換來一大批新技術。啃硬骨頭的人比骨頭更硬!

      航天型號研制有一個規律,新技術不要超過30%,否則,研制風險會大幅增加,成功幾率會大幅縮小。

      巡航導彈卻讓這一規律完成了一次華麗的逆轉——超過70%的創新!與當年“兩彈一星”一樣,“中國人自己的”,航天人爭的就是這口氣!

      要想躋身世界前列,掌握核心技術,必須自主創新。

      而在當時,一大批需要攻克的新技術對于年輕的團隊來說,創新總是伴隨著艱難和痛苦。

      他們按照“先學楷書,再學草書”的總體思路:按部就班沉下心來吃透可借鑒的技術,再走新路。

      盡管困難重重,研制團隊沒有一絲松懈,在老前輩的帶領下,血氣方剛的年輕人干勁十足。

      某核心技術攻關之初,團隊下決心要為中國人爭口氣。不靠“洋拐棍”,要自力更生,可這談何容易。

      方案技術負責人老汪忙起來幾乎“不要命”。一次車禍他被撞傷住進醫院,手術后躺在病床上,仍惦記新設備的研制和調試。腿傷尚未痊愈,便一瘸一拐地上班了。連續的超負荷工作讓他的身體極度虛弱,累得暈倒在辦公室。再次住院時,恨自己的身體不爭氣,他急得直掉眼淚……研制攻關夜以繼日,與此同時,緊張的國際形勢讓研發工作再次提速。

      1999年,正值型號研制關鍵時期。5月8日,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集團悍然轟炸了我駐南聯盟大使館。

      消息傳來,舉國憤慨。危難時刻濃濃的愛國情感使整個研制團隊義憤填膺!愛國心和危機感再次警醒大家:要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質量,盡早拿出一招制敵,好用、管用的武器!

      也許是憤怒聚集成了體內巨大的能量,也許是太需要一次成功了,那一天,試驗臺上的發動機第一次壽命考核試驗進行得異常順利,研制工作邁出了一大步。

      為了突破多項關鍵技術,這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隊伍開始了“近乎瘋狂”的攻關,冒嚴寒、歷酷暑,千里關山飛度,漠北南疆縱橫。

      這期間,他們進行了大量的地面試驗,攻克了數十項關鍵技術,各系統性能有了質的飛躍。

      超級顛簸、巨大噪音、刺鼻的燃油氣味……在一次次的試驗中,隊員們逐漸摸清了登機“標準配備”:背包塑料桶。背包用來裝操作的設備,桶用來裝體內“貢獻”出的“多余物”——設備搖晃得厲害,人的五臟六腑都會跟著晃動起來。通常,一個試驗下來,每個人都會吐5~6次,有人甚至把膽汁都吐出來了。某系統機載試驗隊技術組王組長說,到最后實在挺不住,技術人員干脆躺在機內甲板上讀數據。

      在各系統研制緊鑼密鼓進行的同時,總裝廠幾十年的技術積累和管理模式也面臨著巨大挑戰。按照巡航導彈研制生產全新的設計理念,大量的新技術、新材料和新工藝橫亙在大家面前,這給當時設備條件還十分簡陋的老廠提出了全新課題。

      “當時,幾乎每往前走一步都是檻,但是通過巡航導彈的研制生產,我們建立起了新的技術和管理體系。”時任總裝廠技術處長的小鄒深有感觸地說。

      即使經歷痛苦的管理調整與結構升級,能夠趕上難得的發展機遇大干一場還是讓每一個總裝工作人員為之振奮。那年冬天異常寒冷,凌晨3點多,總裝廠小李和小齊一起走出總裝分廠的大門時,刺骨的冷風夾著鵝毛大雪撲面而來,大地一片銀光,兩人推著自行車并肩而行。“只有完成了一天工作后的那種輕松與自豪,這情形和感覺至今都使我記憶猶新。”小李說,這也讓他們忘記了冬夜的寒冷和路途的漫長。

      在某項技術攻關機載帶飛試驗中,技術負責人馮總腿上長了脂肪瘤,術后第三天就蹣跚著上了飛機……“從沒見過你們這樣拼命的人,不愧是干航天的。”這一幕令當時的機場負責人印象深刻。

      伴隨著創新的曲折與煎熬,巡航團隊接連啃下了一個又一個“硬骨頭”,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難關。在困難面前,他們沒有選擇退縮,而是更加努力地攀登。

      ?

      驚 夢

      ——中國真能搞出自己的巡航導彈嗎?試驗初期頻頻失利的陰影,不斷考問著年輕的研發團隊。我們期盼著夢想早日照進現實,可那一縷陽光究竟在哪里?

      隨著汽笛的一聲長鳴,承載著巡航團隊希望的專列駛離了站臺,駛向某試驗基地。在中央領導和軍方首長的高度關注中,巡航導彈的試驗彈進場了。

      當專列緩緩停靠在試驗基地站臺的時候,震天的鑼鼓響徹云霄,迎接的隊伍蜿蜒數百米,戰士們忘我地舞動,滿懷著對國家尖端武器的憧憬,期盼之情溢于言表。

      全體試驗隊員平生第一次經歷這樣隆重的歡迎禮遇,腳步都邁不開了。

      可這興奮勁兒持續了沒幾天——在大家的期盼中,試驗準備卻連連遭遇挫折。

      幾經周折終于完成了導彈的所有測試,萬事俱備只差導彈裝箱之時,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導彈竟然裝不進發射箱。

      教訓深刻。經過徹夜奮戰,研制人員終于找出了原因。

      飛行試驗的日子到了。

      第一發,檢驗達到了預期目標。

      第二發,導彈起飛,一切正常。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卻沒有看見預期效果。就在這時,遠處突然發出“嘭”的一聲巨響,空中升起了黑色的煙云……

      雖然試驗達到了預定的目標,但先后出現的故障,與大家期望的圓滿成功落差太大,酸楚一陣陣涌上心頭。型號周副總師說:“我們當時面臨的壓力真可謂烏云壓城。”

      那一年,團隊成員度過了一個難忘而苦澀的春節。

      試驗基地的各種議論讓每個試驗隊員心頭都如同壓了一塊巨石。

      “進場半年,沒成一發,他們行嗎?”

      “這么大的一個型號,搞成這個樣子,有人是要負責任的!”

      ……

      作為型號總師,劉院士面臨著常人無法想象的壓力——那是來自國家的壓力,國家迫切需要巡航導彈,期望值才會這么高,結果如此不盡人意。每次談到這里,他都潸然淚下:“就算撤我的職,我拼了命也要去搞巡航彈!”利害面前,他沒有太多考慮個人得失,而是苦苦找尋失利的原因。

      研制時間太短,有時為了趕進度,不免倉促。隊伍太年輕,一大半都是年輕人,經驗相當不足。還有,從試驗隊進場就一步一坎,磕磕絆絆,管理亟待提升。

      科學面前來不得半點馬虎,小概率問題往往會導致最終失敗。劉院士說:“科學的問題,你糊弄它,它可不糊弄你,你沒做到位,它遲早要找你麻煩。”

      50多歲的電氣系統主任設計師老許抱著撿回來的設備殘骸老淚縱橫,當場立下了一天不解決問題就一天不剃胡子的誓言。

      時任某技術負責人的小李對于導彈沒有執行既定指令,說了一句令在場的人終生難忘的話:“這件事的教訓,我記一輩子!”

      還有更多的人將淚水和誓言悄悄藏在心底:一定要打場翻身仗!

      問題這么多,整頓勢在必行。

      從試驗場回來不久,一次重要的會議在北京郊區舉行。會上,按照軍方跨越一個研制階段的決定,研制人員調整了后續研制工作思路,并對后續任務計劃做出明確的責任認定。

      “那可是巡航導彈研制歷程中的‘遵義會議’。” 胡總師后來不止一次地提到這次重要的會議。

      此后,試驗隊在時任三院院長高紅衛、總指揮曹建國和總師劉院士的帶領下,從徹底吃透技術和苦練管理硬功入手,展開了一年多時間的艱難“整改”。

      追 夢

      ——中國一定會有自己的巡航彈!困頓中,這堅定的信念,激勵著整個團隊砥礪向前,一路追趕飛跑的夢想,一棵“成功樹”正在所有巡航彈研制人員的內心深處悄然長成……

      “活著干,死了算。”是劉院士的口頭禪。那時,他頂著巨大的壓力,帶領大家沒日沒夜地干。他說:“雖然遭遇了挫折,但從科學研究的角度看,研制已經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后面的目標也很明確,我們惟一要做的就是要低著頭、彎著腰,臥薪嘗膽、埋頭苦干。”于是,巡航團隊基本放棄了周末休息,連春節也只休息了兩天。當時負責巡航導彈研制的院型號部門,每天下班都是深夜兩三點鐘。院型號處張處長說,大家都憋著一股勁,就是要把巡航導彈干出來!

      “歸零的時候只要遇到問題,隨時隨地開技術協調會:試驗臺、露天外場、操作臺邊,大家圍蹲成一圈,攤開圖紙一討論就是半天,這樣的圓圈會不知開了多少次。”時任發動機型號調度人員這樣回憶。

      就在這時,型號處小吳的女朋友為他辦好了出國手續。但型號正處在艱難時期,他已經付出了太多太多,舍不得離開……劉院士介紹說,最終小吳作出了一個痛苦的抉擇:選擇巡航導彈,放棄愛情。

      隨著整頓工作的深入,硬件的問題逐漸減少,但軟件的質量控制問題漸漸浮出水面。總指揮曹建國委托胡總師,一定要讓彈上所有軟件都合乎技術要求,巡航彈要有一流的神經系統。

      于是,軟件代碼走查的工作被提上了議事日程。

      2002年元宵節剛過,胡總將軟件設計人員、系統設計人員、總體人員、分系統人員、測評人員及外請專家聚集在一起,把一個招待所頂層包下來,對所有軟件逐行分析。

      這是一次徹底的檢查。此后,在巡航彈的研制進程中,再沒有發生過因為軟件問題而影響飛行試驗的情況。

      2003年春天,“非典”來襲,白色恐怖令人緊張得喘不過氣來,研制人員面臨生死考驗,但是型號研制腳步并未因此停息。試驗前,大家都進行嚴格消毒,戴上口罩,每人間隔3米以上開展協作。

      “當時北京是重災區。京外某所人員為了配合研究工作,連夜開車進京,大路不讓走,只能走小路。白天處理完產品后,又連夜返回,隨后進行隔離。現在想起來,心中還是不免升起無限敬意。”時任某技術負責人小劉說。

      其實,“整頓”期間,考驗的不僅僅是技術,他們在管理上也經歷了一次“涅槃”。

      第一次進場時,部隊的“宇航級”管理讓大家受到了強烈震撼,深刻認識到自身的差距。在院長高紅衛的帶領下,研制團隊下決心要練好基礎管理這門“硬功夫”,不輕易放棄任何一個問題,窮盡所有辦法,“打破砂鍋問到底”。

      一次振動試驗時出現多余物。這個問題引起了高紅衛的警覺,他要求舉一反三,對全彈進行一次查找多余物的“系統體檢”:對所有緊固件、哪怕是螺釘、螺母進行一次全面篩查。在以后的研制中,幾乎沒有出現過類似的問題。也正是從這一次開始,研制人員在生產過程中關口前移,將多余物檢查寫在了型號研制質量體系文件中。

      “不能帶著問題上天”。為了保證地面和飛行試驗的真實、充分、有效,型號兩總獨創性地提出“天地一致性”分析,即真實性、覆蓋性分析。通過分析,對各個環節是否通過了試驗驗證、條件是否真實、試驗是否充分、狀態是否到位等方面都要心中有數。對試驗未能覆蓋的環節,也要以現有試驗數據展開深入的風險性分析,采取針對性措施來規避。此項工作貫穿于后續型號研制的全過程,對飛行試驗的成功至關重要。

      與此同時,一系列規章制度和管理方法相繼出臺:

      首次系統地試行軟件工程化管理,規范軟件研制程序,顯著提高了軟件產品的設計水平;首次系統地采用可靠性工程管理方法,有效提高了產品的質量與可靠性;采取集中辦公、現場辦公、專題協調會等形式,及時高效處理技術問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結合型號特點,團隊逆向思維,創造性地提出了“一次成功技術保障分析”的思想與工作方法,被形象地稱為“成功樹”。

      在“成功樹”提出前,型號試驗更多使用“故障樹”分析法,試驗失利后順著枝干反推原因,查出“元兇”,復現故障后再加以改進。這種方法如同高考時的“復讀”,往往會付出更多的成本。

      “成功樹”就是以“一次成功”為目標,對導彈設計生產試驗全過程的每個流程、環節、影響因素及控制因素等進行深入分析,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確保飛行試驗過程中系統、分系統、設備成件的每一級產品,在每一個工作流程、環節,都工作正常、可靠,達到飛行試驗“一次成功”的目的。

      如今,這棵“成功樹”已在整個航天型號研制中扎根。劉院士后來多次提到,整頓期間形成的一系列管理“經典之作”,拉開了精細化、系統化管理的大幕。

      在技術和管理這“兩駕馬車”的驅動下,研制工作快速推進。

      那年暮春時節,試驗團隊再次集結,奔赴前線。

      在路上,總指揮曹建國對身邊的人說,火車怎么開得這么慢,你們跟司機說說讓火車開快些吧。車上的每個人都在心里默默較勁:我們一定要打好“翻身仗”,拿出國家的“爭氣彈”!劉院士則面對著試驗基地的方向豪邁地呼喊:我們又回來了!

      圓 夢

      ——巡航夢,強軍夢,航天夢,中國夢……大漠捷報傳四海,長河喜訊催人醉。“成功樹”結出的果實是一個個句號,更是一個個驚嘆號!

      盛夏的試驗基地,近40度的高溫,這熟悉的炙烤讓大家又愛又恨。

      即便如此,準備工作仍有條不紊地進行。近兩年的整頓讓整個團隊脫胎換骨,“導彈不發射、按鈕不按下、復查不停止。甚至在試驗前幾秒,復查工作還在進行。”這樣的管理要求被沿用至今。

      早上8點整,指揮大廳里傳出了指揮員清晰的指令:試驗進入“零點”計時,“10、9、8、7、6、5、4、3、2、1,點火!”

      只見導彈拖著一股桔紅色的火焰,呼嘯著飛出了發射筒。

      指揮大廳一片寂靜,似乎每個人只能聽到自己的心臟“砰砰”在跳動。

      “遙測跟蹤正常……飛行正常……飛行正常……”熱烈的掌聲伴隨著每一次播報,不停地在指揮大廳響起。

      導彈沿預定航跡飛行,掌聲一次又一次響起……

      終于,大廳里傳出了指揮員激動而又果斷的聲音:“成功!”飛行距離大大超出指標,試驗圓滿成功!

      指令出,箭離弦;蛟龍舞,騰烈焰。中靶心、喜淚遮蔽雙眼!

      頓時,整個試驗基地沸騰了!人們激動地歡呼著,雀躍著,相互擁抱,淚流滿面……

      慶功宴上,早已滴酒不沾的劉院士毫不猶豫地端起酒杯,望著多年來與自己埋頭苦干的戰友,滿臉通紅,嘴唇顫抖,激動的淚水在眼鏡后面打轉,“咱們這幾年的辛苦沒有白費……”一句話沒說完,就哽咽著再也接不下去。

      這是辛酸的眼淚、是喜悅的眼淚,是成功的眼淚,也是希望的眼淚。劉院士和他的團隊在淚光中收獲了喜悅和勝利。

      喜極而泣的時候,一路走來的艱辛如電影片斷在每個人的眼前一幕幕、一段段不停地跳躍、閃現……

      大家還記得,累倒在外協路上的發動機設計師劉濱生,連和家人同事說一聲“再見”的機會都沒有,便將責任和忠誠化作了永恒。

      記得親歷全部試驗場飛行試驗的發射車主任設計師老汪,36歲生日那天,為確保發射,爬上高高的發射箱取導線,設備箱口的棱邊在他的胸前劃出道道血痕。

      記得“非典”時期,因來自北京,試驗隊員在飯菜剛剛端上來便被老板“請走”的狼狽經歷;記得在連夜趕赴帶飛試驗機場時,有個剛出生的小航天便有了“小嶺子”的珍貴乳名……

      “慶功宴結束后,我看見我們的總師淚流滿面,我們的副總師淚流滿面,我們的主任設計師淚流滿面……”研發隊員在日記中寫下了這一幕。

      “那晚大家太興奮了,好多人都流出了熱淚,互相擁抱,互相祝賀,大家高興地把基地的酒全都喝光了。我搞了一輩子導彈,參加過那么多型號試驗,這一次是我最激動、最難忘的。”已經退休六年的老劉感慨地說。

      這是我軍武器裝備建設的重大成果和重要里程碑。這次成功,一掃軍工行業的陰云。

      之后的日子里,巡航導彈研制團隊高歌猛進,取得了最后考核試驗的圓滿成功,研制出了中國的巡航導彈。

      通過巡航導彈的研制,這輛巡航技術“火車頭”直接帶動了導彈總體、飛行力學與控制、精確制導、動力、結構與材料等多個專業快速發展。首次使用大量新技術,引領光電探測、結構材料、微處理計算機等基礎科學和工業快速發展,大大提高了導彈武器中國制造的整體水平。

      美國航空航天局前局長邁克爾·格里芬曾說:“最讓人羨慕的不是中國航天取得的成就,而是現在的領軍和主導中國航天的這些人太年輕了,他們會創造出更驕人的成績。”

      據不完全統計,從巡航團隊里,走出了1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多位國家重點型號總設計師、副總設計師。而且,團隊的平均年齡才40出頭,最小的還有“90后”。巡航團隊成了既出成果又出人才的典范,他們共同投射出了團隊的精神底色:愛國,求實,創新,奉獻。

      2009年10月1日,中國的巡航導彈方隊莊嚴地駛過莊嚴雄偉的天安門廣場,世人驚嘆中國有了一招制敵的精確打擊武器。

      2013年1月18日,巡航導彈研制團隊榮獲首批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創新團隊),被樹為國家級先進典型,這也是全國企業界唯一的獲獎團隊。

      今天,我國的巡航導彈不斷增加著新成員,充實著大家族。每次試驗時,它們如同金梭、銀梭一般,穿行于華夏大地壯麗河山之間,編織著強軍夢,支撐著中國夢,呵護著每個華夏兒女筑夢、追夢、圓夢……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更多>>新聞圖片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制服丝袜在线视频香蕉,五月开心六月伊人色婷婷,在线激情爱性视频,欧美性xxxbbb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input id="00ikk"><del id="00ikk"></del></input>
    • <bdo id="00ikk"></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天操天天射天天色| 欧美精品无需播放器在线观看 | www.四虎影视| 欧美精品v国产精品v| 国模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片| 99久久综合国产精品免费| 狼群影院www| 在线观看亚洲av每日更新| 人人妻人人澡av天堂香蕉| HEYZO无码综合国产精品| 热带雨电影无删减在线播放| 天堂mv免费mv在线mv观看|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超污| aaa特级毛片| 波多野结衣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 啊~嗯短裙直接进去habo| 两个人www免费高清视频|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 娇妻第一次被多p| 亲子乱子xxxxxx| 91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下载| 欧美孕妇与黑人巨交| 国产欧美曰韩一区二区三区 | 粗大的内捧猛烈进出小视频| 女人18毛片水最多| 亚洲福利电影一区二区?| 18男男gay同性视频| 最近中文字幕视频高清| 国产免费拔擦拔擦8x高清在线人| 久久99热精品|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夜夜揉揉日日人人| 亚洲人成影院午夜网站| 黄色网址免费观看视频| 打开腿我想亲亲你下面视频| 全彩成人18h漫画在线| 91精品国产免费久久国语麻豆| 欧美videosdesexo肥婆| 国产人妖系列在线精品|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狠狠躁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