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面臨嚴重生物威脅 防御能力急需加強
2014-01-01 18:39? 賀福初?來源:求是 責任編輯:林錦 陳瑜輝 |
分享到:
|
世界范圍內頻發的嚴重“生物事件”,使得國防已經突破陸、海、空、天、電的疆界,拓展至“生物疆域”范疇。“生物疆域”是一個國家為了保護生命資源以及與之相關的權益空間,應該具備的生物安全保護和生物威脅防御實力的范圍。“生物疆域”安全與國家核心利益密切相關,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受到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許多國家把生物安全納入國家戰略,作為國防和軍事博弈的制高點。我國正值經濟發展轉型期和社會矛盾凸顯期,更需從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深刻認識全球生物安全形勢,充分借鑒先進生物安全管理經驗,構建新型生物威脅防御體系,為實現富國強軍目標保駕護航。 一、全球生物安全形勢嚴峻,我國面臨嚴重生物威脅 隨著國際形勢日趨復雜,由地緣環境、利益爭端等引發的生物安全問題愈加突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需要牢固樹立“生物疆域”意識,切實認清面臨的生物威脅。 全球生物安全形勢非常嚴峻。全球生物安全形勢呈現影響國際化、危害極端化、發展復雜化的特點。聯合國《禁止生物武器公約》有令難行,生物武器研發屢禁不止,生物戰的威脅仍然存在;病原體跨物種感染、跨地域傳播,造成新發突發傳染病不斷出現;由自然災害、人為因素造成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層出不窮;環境污染、外來物種入侵等造成嚴重生態環境破壞,基因資源流失現象時有發生。這些均成為世界各國共同面對的重大生物安全問題。 新型生物威脅特點明顯變化。受國際政治斗爭持續進行、武器裝備高新技術化、人為故意行動等因素的影響,新型生物威脅的特點發生明顯變化。未來生物威脅主要表現形式可能是突發的人或動、植物疫情,與自然發生的傳染病疫情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很難分清;病原體可能趨于低致死、高致病、易傳播、難追溯的特性;實施手段可能是合成和施放新病原體制造可疑疫情等;危害范圍不僅指向生命健康,而且重在威脅社會和政府,以達成政治、經濟、軍事目的。 我國生物安全威脅種類增多。我國作為當今世界快速發展的新興經濟體,處于世界復雜格局的中心、大國博弈的漩渦,面臨多種生物威脅。一些國家或組織利用病原體實施生物威脅的風險不斷增加,成為國家安全面臨的重大挑戰。重大新發突發傳染病疫情、食源性疾病、動物疫病增加等問題,嚴重危害人民健康。基因組學、合成生物技術應用,以及生物實驗室泄漏事故,存在著潛在風險。外來物種入侵造成物種滅絕速度加快、遺傳多樣性喪失、生態環境破壞趨勢不斷加劇。據2013年10月25日《人民日報》消息,我國幾乎所有生態系統均遭入侵,已確認544種外來入侵生物,其中大面積發生、危害嚴重的達100多種。 |
相關閱讀:
- [ 01-01]天壇生物三高管辭職 未就山東疫苗疑似致死表態
- [ 01-01]山東疑似疫苗致死均涉"天壇生物"生產廠家
- [ 12-31]《史前怪獸》北京試映 超近3D怪獸驚嚇觀眾(圖)
- [ 12-31]美國制造出生物活性新蛋白 揭示癌癥形成方式
- [ 12-31]北京PM2.5污染有六大元兇 工業污染貢獻率達25%
- [ 12-26]乙肝疫苗事件致股價跌停 天壇生物緊急澄清
- [ 12-26]北重物資部原部長受賄357萬元包養情人 獲刑13年
- [ 12-26]天壇生物因疫苗事件跌停 公告稱疫苗符合國家規定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