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世界如何相處? “如何適應中國的和平崛起,將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地緣政治問題”,西班牙前駐華大使歐亨尼奧·布雷格拉特日前如是表示。 2013年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以及隨后召開的中央經濟、農村工作會議,再次給世界提供了一個了解和認識中國的機會。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東亞經濟研究所主任彼得·德賴斯代爾看到了中國資本更自由流動的世界機遇,瑞銀全球資管首席策略師愛德華·邦讀懂了中國在未來世界經濟版圖中的布局謀篇,泰國朱拉隆功大學中國研究專家沃拉薩·馬哈塔諾博則希望從行政改革汲取寶貴經驗……無論是“不虞之譽”還是“求全之毀”,都折射出各國對中國變革的期許之深。 毋庸置疑,2014年,中國將繼續亮眼世界舞臺,以行動向世界證明改革之決心,以勇氣書寫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擔當。其中最為濃墨重彩的一筆,當屬秋季將在北京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中國時隔13載再做東道主,世界早已不復當初模樣:2001年10月APEC走進上海時,美國是峰會絕對的“明星”,其時“9·11”恐怖襲擊塵埃未落,一場“反恐戰爭”蓄勢待發;當2014年來臨之際,美國仍是世界頭號強國,實力卻非巔峰期可比,而發展中國家的群體崛起已然成為國際舞臺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中國同樣在變,從2001年入世在即的喜悅、企盼,到如今打造經濟升級版的成熟、穩重,不變的則是對和平發展與合作共贏的堅定信心。 無論陰謀論者做出怎樣的揣測,中國的理念其實就這么簡單:只有世界和平,中國才能心無旁騖地實現自身發展。“和平猶如空氣和陽光,受益而不覺,失之則難存”,習近平主席去年在博鰲亞洲論壇說的這番話,也是13億中國人的肺腑之言。對世界而言,只要抱著一顆理解、尊重之心看待中國,就不難發現:一個充滿活力、致力于和平與發展、永不稱霸的中國,將是全球和平與發展的最大利好。 …… 百年之后,若再回望2014年,曾經的恩怨糾結或許早已化解,轟動一時的事件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煙消云散,但無論如何,和平、發展的歷史洪流不會改變,普通人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不會改變,而這正是世界前進的動力,亦是中國奮斗的方向。 |
相關閱讀:
- [ 01-01]2014北京跨年倒計時 中外友人齊聚長城喜迎新年
- [ 01-01]火樹銀花又一年:“2014”迎接、見證、擁抱
- [ 01-01]各地喜迎2014 迎接新年挑戰
- [ 01-01]北京今迎37年來最暖元旦 本周降雪無望
- [ 12-31]你好,2014!
- [ 12-30]元旦游最后的狂歡沖刺 香港:最近的“國際范”跨年
- [ 12-24]中國發行1元“馬年紀念幣” 市民排隊兌換
- [ 12-24]藝考模特備戰2014藝考推薦會 每天量三圍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