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時報訊(記者張淑玲)截至2013年12月31日24時,北京司法行政系統監管場所連續17年實現“監獄系統無罪犯逃脫、無重大獄內案件、無安全生產死亡責任事故、無重大疫情”“四無”監管安全目標,社區矯正實現無脫管、無漏管。這是記者昨天凌晨從北京市司法行政系統監管安全“零點報告”會上獲悉的。 與往年會議不同的是,在昨天凌晨的報告行動中,記者并未見到相關監管單位以“勞教局”的名義進行匯報,而是增加了各區縣社區矯正情況匯總。而以往以“監獄勞教系統匯報”為主要內容,也改成了司法行政系統的監管場所匯報“四無”情況和區縣司法局匯報社區矯正情況。 “沒有社區矯正,就沒有我現在的生活。”北京市首批接受社區矯正的張某通過視頻講述稱,社區矯正改變了他,目前,他已經營有一個商品批發市場,擁有了兩套商品房和4輛小車。據了解,北京市自2003年4月17日啟動社區矯正,至目前已建立了較為完整的制度體系和工作體系。為社區矯正人員重新就業回歸社會所建的首個中途機構“陽光中途之家”,已經覆蓋全市各區縣,150萬人次接受教育培訓,4萬余名在社區矯正人員,百分百再就業。 據介紹,截至2013年12月31日24時,北京市獄政管理已累計投資13億余元實現了網絡互聯和監控安全,在全國范圍內監獄勞動已率先由獄外轉為獄內勞動,完善了百余項管理規章制度,實現了干警首問負責制;為服刑人員開展心理咨詢與矯正3.5萬人次;1300名服刑人員參加各種技能培訓,技能培訓合格率為95%。 |
相關閱讀:
- [ 05-29]不滿遭延長羈押 賴素如辦公室怒斥臺北司法系統
- [ 06-07]北京鐵路法院正式移交地方 司法系統與鐵路分離
- [ 05-22]全省司法系統文明行業創建工作推進會召開
- [ 03-04]重慶市司法系統萬人學雷鋒 局長上街撿煙頭(圖)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