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城沐浴在冬日暖陽當中。昨天,北京最高氣溫更達12.8℃,為1951年有氣象記錄以來氣溫最高的元旦。昨天,全國多地區氣溫均刷新有氣象記錄以來最高溫度,2014年最暖元旦確定無疑。但是,據氣象部門預計,1月5日至8日期間,中東部地區將迎大范圍雨雪和大風降溫天氣過程,北京有望迎來入冬首場降雪。 >>回顧 昨最高溫出現在石景山 昨天一早,太陽準時升起,迎接2014年的第一天。市氣象臺監測顯示,上午10點半,城區的氣溫已在9℃以上了。昨天中午12點,南郊觀象臺最高氣溫突破10℃,并在下午達到12.8℃的峰值,石景山站點甚至達到13℃。 連日來,“高溫”一直是北京冬日主題。從本周一開始,最高氣溫均突破8℃。如此的溫度也讓市民感慨“天氣特好”。而昨日京城最高氣溫竟升至12.8℃,氣象資料顯示,這個溫度成為1951年有氣象記錄以來氣溫最高的一個元旦。 >>分析 往年1月也有氣溫偏高 北京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王華介紹,近日北京氣溫偏高,主要是沒有冷空氣活動,天氣回暖,高空受西北氣流控制,地面有弱北風,大氣透明度好,而且濕度小,光照好,白天升溫快。冬季冷空氣活動呈波動式,在冷空氣活動間隙,出現氣溫偏高很正常,往年的1月也曾出現過比12.8℃更高的氣溫。 中國氣象局預計,1月7日之前,影響我國的冷空氣勢力較弱。就平均氣溫而言,除新疆北部、內蒙古東部和東北地區氣溫比常年同期偏低1~2℃外,我國其他大部分地區氣溫偏高1℃左右,北京11月、12月兩個月的日平均氣溫也要比常年平均水平偏高1℃。 >>預測 本周末下周初或有雨雪 不僅僅北京如此。據中國氣象局統計,截至昨天,中東部大部地區氣溫都在穩步回升中,不少地方都度過了一個溫暖的新年。據統計,昨天武漢、長沙的最高溫均達到17℃,刷新歷史同期(15.7℃、16.7℃)紀錄。 氣象部門預計,1月5日至8日,中東部地區將迎大范圍雨雪和大風降溫天氣過程。屆時西北地區大部、華北大部、東北、黃淮地區有小到中雪,局部地區有大雪,北京有望在此次天氣過程中迎來今冬的第一場雪。 ◇科普 歷年元旦均為雪少風大 據常年的氣象資料統計:元旦的日平均氣溫為零下2.9℃,日平均最高氣溫為1℃左右,日平均最低氣溫為零下9℃上下。 極端最低氣溫出現在1966年1月1日,為零下16.6℃。極端最高氣溫出現在1976年1月1日,為12.5℃。出現有量降雪(即將雪化成水后測量的降水量≥0.1毫米)的幾率不到10%。但是,出現四五級以上大風的幾率卻高達65% ■相關新聞 北京已70天無降水 截至昨天,時間的腳步已邁入2014年,但北京的初雪仍遲遲不見蹤影。以北京平均初雪日期11月29日計算,北京今冬的初雪遲到了1個多月。自2013年10月22日出現一次全市性的小陣雨后,截至昨日,北京已經有70天沒有出現降水了。 中國天氣網首席氣象專家李小泉介紹,自1951年以來北京初雪下在次年的情況只有5次,其中2010年冬天的初雪直到次年2月10日才下,打破了歷史紀錄。 □釋疑 1為何初雪遲到氣溫偏高? 缺少水汽輸送初雪難成 北京市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陳大剛介紹,初雪日是根據30年(1981年至2010年)初雪時間平均值,即北京大多數年份初雪時間在11月29日前后,這只是一個平均值而不是多數值。實際看來,初雪時間會拉得很長,1951年至今,北京最晚初雪日為2011年2月9日。歷史最早初雪日出現于1987年10月31日,初雪時間大多在11、12月。降雪需要較為充足的水汽條件和冷空氣,而北京降雪偏晚主要是因為缺少水汽輸送。陳大剛介紹,北京地區的水汽輸送有兩個來源。一是南海的水汽輸送。如果南方的暖濕氣流與北方的冷空氣在北京“會師”,北京就會出現降雪。 2今冬無雪霧霾卻在減少? 減排加北風霧霾有改善 環保部監測司司長羅毅介紹,2013年入冬以來,我國連續出現灰霾天氣,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長三角區域。特別是河北石家莊這一帶,太行山環帶,空氣流動性不好,出現灰霾的幾率比較大。“但北京近期比較好”,一是北京及周邊河北等地采取了大量的防控措施;另外就是近期北京的冷空氣活動比較頻繁,幾次冷空氣前鋒到了保定一帶就不往前推進了,所以北京有三四級風,污染物不容易聚集,有利于散霾,未形成嚴重污染。 北京市專業氣象臺專家張明英表示,隔三差五的北風卻對改善北京空氣質量較為有利,北京入冬以來空氣質量較去年同期改善明顯。 3能否人工干預霧霾降雪? 人工驅霾小范圍可嘗試 張明英表示,人工降雨雪需要具備濕度、大氣垂直運動等條件,人工干預可增加降雨或降雪,但不會在沒有降雨降雪的條件下,創造條件去產生雨雪。 人工驅霾目前還在試驗階段。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躍思表示,使用此種方法進行驅霾,在機場、小會場等小范圍內進行試驗可以嘗試,但大范圍使用不現實。霧霾是穩定天氣結構下的產物,要想把這種穩定的天氣結構變為不穩定很難,可能的結果是驅散一小塊兒,周圍大范圍的霧霾立刻合攏過來,人工影響的效果不明顯,同時也浪費大量資金。 京華時報記者王碩京華時報制圖楊佳寧 |
相關閱讀:
- [ 12-29]68天無降水 北京初雪依舊遙遙無期
- [ 03-20]北京迎春雪城區下泥雪 專家解釋:長期無降水空氣臟
- [ 03-20]北京氣象專家解釋“泥雪”:長期無降水空氣臟
- [ 10-12]福建省半月無降水 中旬繼續晴好
- [ 10-12]福建半月無降水 中旬繼續晴好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