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茲堡大學首次用人體干細胞使老鼠心臟再次跳起來,有望使個性化的誘導多能干細胞(iPS)用于器官移植。 西奈山醫院對18個誘導血液形成活動的遺傳因子進行篩查,找到4個轉錄因子并加以正確組合,培育出了血管前體細胞及隨后的成纖維細胞,并造出類似人體造血干細胞的細胞。 先進細胞科技公司用人類胚胎干細胞治療一種常見失明,將一名幾乎失明患者視力提高到0.5;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科學家向小鼠大腦海馬區移植內側神經嵴細胞,成功控制了小鼠癲癇發作。 再生醫學方面,馬薩諸塞州總醫院科學家培育出一個腎臟,在小鼠實驗中能成功過濾血液、產生尿液;此外,他們還用牛和羊身上提取的活組織培育出了人造耳。 紐約干細胞基金會研究所首次用人體皮膚細胞制造出了性能穩定的骨頭替代品,有望為骨損傷患者提供個性化、無排斥的骨移植物。 此外,科學家還首次發現一種嵌在人體基因組內的生物鐘,能精確測出各種人體器官、組織和細胞型的“年齡”。他們還通過降低單個基因的表達,讓一群實驗鼠平均壽命延長了20%。 在腦科學研究中,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成功為小鼠大腦植入虛假記憶。他們運用已有方法,人為激活小鼠大腦中一個特定記憶,同時給予新刺激,使兩者聯系在一起轉化成一個新記憶。 南加州大學科學家演示了一種“記憶假體”,并表示這種“記憶假體”已步入人體測試階段,15名患有癲癇病的志愿者正在接受這種植入設備的測試。 得克薩斯大學研究人員結合模型預測和腦細胞訓練,使模擬記憶功能減退的海蝸牛神經元的連接恢復到近乎正常水平。 美國華盛頓大學科學家進行人類腦對腦接口實驗首獲成功,可發送腦信號遙控同伴做簡單運動。 藥物研究方面,馬里蘭州疫苗研究中心研發“萬能”流感疫苗成效顯著,實驗鼠接種新疫苗后產生的抗體水平是傳統疫苗的34倍,在雪貂實驗中也達到10倍。 中美科學家合作,讓蚊子感染一種特殊細菌“沃爾巴克氏體”,從而擁有抵抗瘧疾等疾病的能力,并能傳給后代。 |
相關閱讀:
- [ 12-31]我國擬在高校教師評價中削弱科研指標權重
- [ 12-30]“立委”批“國科會”研發成果慘不忍睹 浪費公帑
- [ 12-29]吳宗憲掏空科技公司六百萬 獲刑22個月
- [ 12-26]浙大副校長落馬為何令人唏噓?
- [ 12-26]浙江大學副校長落馬 評論稱拷問“學而優則仕”
- [ 12-25]美國硅谷科技協會專家團“才聚佛山”尋項目對接
- [ 12-25]2013年度高校十大科技進展揭曉
- [ 12-25]2014國家科技獎申報沖刺 多家上市公司參與角逐科技獎項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