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中國的馬年,不過對中國以外世界上其他人來說,2014年或許會成為中國年。”同時擔任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主持人的扎卡里亞為將于1月13日正式出版的《時代》周刊撰文說,2014年中國面臨歷史性轉折點:一方面,中國或許能改革經濟體系,解決不斷加劇的環境和社會問題,為經濟繁榮增長和社會穩定的下一個10年打下基礎;或者是偉大的中國奇跡在這一年遭遇重大挫折,進而帶來巨大后果。 扎卡里亞進一步闡述了中國面臨的各種挑戰。在經濟方面,中國已經積累了多年的經濟不平衡,這種不平衡不可能再長時間持續。根本問題在于,近10年來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主要來源于廉價信貸和政府開支。中國政府應該停止向基礎設施建設、國有企業和房地產領域輸送廉價資金。中國為增長付出了沉重代價,企業和地方政府積累了大量債務。扎卡里亞說,北京還面臨其他嚴峻挑戰。中國各地幾乎都出現嚴重的空氣污染問題,民眾開始強烈抱怨。另外,人們也對普遍存在的腐敗問題越來越深惡痛絕。中共也很清楚這個問題,承諾要改革官員晉升機制,加強黨的紀律,減少官員腐敗,并要加大環保工作力度,而不光是緊盯著經濟增長。 經濟轉型是許多外媒眼中中國2014年面臨的一大挑戰。日本《外交學者》2日刊文稱,中國過去12個月的GDP增幅跌落到本世紀以來的低值,2014年可能是更困難的一年,除了影響就業,經濟增長放緩也會加劇債務負擔沉重的金融體系的緊張,進而導致既得利益勢力因擔心喪失利益抵制改革。《華盛頓郵報》稱,2014年中國的債務問題值得關注。中國地方修建道路、橋梁、地鐵等重大基礎設施以及房地產發展的融資債務問題正在加劇,盡管距離債務危機還很遙遠,卻凸顯中國最大的經濟挑戰,那就是將經濟從過度投資轉向更多的消費。法國國際廣播電臺援引分析人士的話稱,中國30多年的近乎兩位數增長在人類歷史上史無前例,需要一段時間的調整來消化這一高速增長期,這也是改革和經濟轉型所必須付出的代價。 韓國《東亞日報》3日稱,2014年中國面臨的壓力一點不比韓國少,雖然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強國,但仍面臨官員腐敗、與日本釣魚島爭端、與美國競爭等眾多難題。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說,中共的全球雄心也提升了國內外的期待,包括如何處理從環境到地區爭端等一系列問題。2013年中國北方幾乎整整一個月陷入宛如世界末日的霧霾籠罩之下,這迫使政府愿意去應對這場環境危機。中國采取了加強軍力建設的辦法應對地區極端民族主義造成的緊張局勢,中國必須小心應對鄰國的猜疑和本國人民對2014年的期望。美國《大西洋月刊》稱,空氣污染只是中國環境危機的一部分,除了污染,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仍然十分嚴重。 “中日對抗升級是一大問題,兩國關系已經跌到人們記憶中的最低谷。”美國《波士頓環球報》2日稱,中日問題也是奧巴馬2014年面臨的一大難題,美國當然支持日本,但奧巴馬應該給兩國提供意見建議,敦促雙方克制,避免誤判導致海空沖突。美國同時還要在南海主權糾紛中支持菲律賓和越南。日本《產經新聞》稱,在日中關系方面,中國恐怕還會貫徹對日強硬姿態。APEC領導人會議將于今年下半年在北京召開,中國在什么階段同意舉行日中首腦會談令人注目。“華盛頓自由燈塔”網站2日稱,2014年中國可能在南海面臨“黑天鵝”時刻,美國自2009年以來竭力要使東盟成為一個更強大的組織,“如果東盟能像歐盟一樣行動,將更適合應對中國”。 |
相關閱讀:
- [01-03] 常思思演唱《最美中國》 天籟之音 彰顯浪漫
- [01-03] 成功營救俄船乘客的中國雪龍號破冰船被厚冰困住
- [01-03] 韓國濟州發現一具疑似中國船員尸體 未確認身份
- [01-04] 中國政法系統組合拳整頓隊伍 正風肅紀塑社會公信
- [01-04] 中國駐舊金山總領館關閉正門 將向美方提出索賠
- [01-04] 2014中國面臨諸多挑戰 中國會怎樣引各方解讀
- [01-04] 縱火案調查期間警方24小時保護中國駐舊金山總領館
- [01-03] 中國多省“富可敵國”:廣東與韓國相當全球第16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