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調控年度目標“落空” 問責制會否“爽約”?
2014-01-05 13:13?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曦 陳曦 |
分享到:
|
新華網北京1月5日電(“新華視點”記者孔祥鑫 徐海波)“北上廣深同比漲幅高達20%,26個主要城市漲幅超10%,69個城市房價上漲……”2013年全國房價漲聲一片,這與年初各地制定的房價控制目標相差甚遠。中央提出建立健全穩定房價工作的考核問責制度,問責制能否真正“兌現”,公眾頗為關注。 26城市房價同比漲幅超10%,年度房價調控目標許會“落空” 郊區本是北上廣深樓盤的價格“洼地”,但2013年這些一線城市的郊區樓盤卻接連出現放量成交勢頭,價格一路飆漲,甚至領漲整體樓市。 短短一年間,位于北京大興的地鐵4號線始發站的樓盤,平均每平方米上漲幅度超過5000元。位于南五環外的亦莊,不少樓盤價格每平方米則突破3萬元。 2013年,中國樓市迎來了2009年之后的又一次“爆發”。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11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一線城市新建住宅價格已連續3個月同比漲幅在20%以上;廈門、南京、西安、武漢等26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漲幅達到或超過10%。 國務院2013年初出臺的“國五條”要求,各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省會城市(除拉薩外)要制定并公布年度新建商品住房價格控制目標,建立健全穩定房價工作的考核問責制度。多地城市為此提出,當地新建商品住房價格漲幅不高于本年度城市或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幅度。北京、上海等地明確表示要“基本穩定”。 然而,過去的2013年,全國許多城市房價都出現明顯上漲,完成房價調控目標基本無望。數據顯示,扣除價格因素影響后,大多數二線城市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實際增速都未超10%,廣州為8.1%,深圳為8.6%。這一數據遠低于房價上漲幅度。 迫于房價調控目標的壓力,2013年第四季度以來,多個城市集體發力進行調控升級。“京七條”“滬七條”“深八條”“穗六條”等政策相繼出臺,武漢、南京等二線城市也紛紛出臺“新政”,內容無外乎嚴格限制新房價格審批、提高外地居民限購年限、提高或研究提高二套房首付款比例等抑制供需兩端的調控方式。 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分析,“綜合數據來看,四個一線城市完成房價調控目標幾乎不可能;房價漲幅超過10%的城市完成目標希望渺茫;還有23個漲幅在8%-10%之間的城市完成年度調控任務的難度同樣非常大。” |
相關閱讀:
- [ 01-05]房價調控年度目標“落空” 問責制會否“爽約”?
- [ 01-05]合肥書記:絕不讓房價漲到2萬 網友:現在六七千
- [ 01-03]北京今年3成住宅用地將建自住房 房價2.2萬以下
- [ 01-02]分析稱2014年房價增速將平穩放緩 形成穩著陸
- [ 01-02]全國百城房價連漲19月 不同城市房價漲跌分化加劇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