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諫言鐵路改革:不能以提高效率為名多賺點錢
2014-01-05 21:53? 路風?來源:《瞭望》新聞周刊 責任編輯:王瓊 黃曉夏 |
分享到:
|
中國高鐵技術發展的源泉 鐵路裝備工業50多年來,不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都以各種方式頑強地保持著自主產品開發和自主創新的進取精神。這種“強悍”的傳統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立國之本 高鐵技術是中國在最近十年中取得的一項令世人矚目的成就。中國高鐵技術迅速進步的原因是,中國工業在自己較強的技術能力基礎上引進了外國先進技術,并且憑借通過消化、吸收和使用引進技術而獲得的新經驗,以自己的技術能力和已經掌握的核心技術進行了自主創新。 高鐵成就的五大關鍵因素 中國高鐵技術能夠迅速發展的原因可以概括為如下五個: 其一,中國鐵路裝備工業在長達50多年自力更生基礎上形成的產品開發能力、技術積累以及從來沒有依賴心理和習慣的精神狀態。 其二,對世界先進技術的大規模引進以及愿意為此掏錢包的實力和決心。 其三,中國政府對鐵路市場的集中控制,保證了中國鐵路裝備工業的技術學習過程,使引進技術成為自主開發的補充而不是替代。 其四,大規模的高鐵建設為中國工業提供了持續技術改進的應用機會,而且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機會。 其五,中央提出的自主創新方針和科技部、原鐵道部對中國鐵路裝備工業走自主創新道路的激勵和實際支持。 上述五個因素是中國高鐵技術在過去十年間得以迅速發展的關鍵變量,但單獨每一個因素都不足以解釋為什么中國高鐵技術能夠迅速進步。使中國高鐵技術能夠迅速進步的原因,是這五個因素在特定條件下發生的組合。 回顧中國高鐵的發展過程,可以清楚地看出這五個因素是如何發生作用并組合起來的。 中國鐵路裝備工業的產品開發能力和技術積累起源于自力更生階段,并在改革開放之后的20多年里成長壯大。 大規模引進技術和大規模建設高鐵的決策,被原鐵道部特別有力地執行了。 由于鐵路作為大型復雜技術系統的特殊性質,必須保持國家的集中控制,所以中國的鐵路市場沒有對外資開放,因為中國鐵路裝備工業的技術/產品開發能力基礎沒有遭到大規模技術引進的破壞,反而通過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使自己的技術水平和經驗積累得到提高。 在中央提出自主創新方針后,中國鐵路裝備工業的技術能力在中國高鐵發展向自主創新路線靠攏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出來,并且得到諸如兩部聯合行動計劃那樣的國家支持,于是開發出來以CRH380系列為代表的先進高速列車。 這五個因素組合造就中國高鐵技術的突飛猛進。 |
相關閱讀:
- [ 01-04]春運搶票戰打響 鐵路警方:電話訂票網上購票更快
- [ 01-04]全國鐵路公安破獲倒票案657起 收繳假票12萬余張
- [ 01-04]齊心協力建設南三龍鐵路
- [ 01-04]春運搶票戰打響 鐵路警方:電話訂票和網上購票更快
- [ 01-03]90后女孩因男友提分手光腳上鐵路欲輕生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