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部官員談“社區矯正”:與勞教制度性質不同
2014-01-05 22:31? 崔清新 楊維漢?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王瓊 黃曉夏 |
分享到:
|
二問:社區矯正的發展歷程如何? 姜愛東: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以下簡稱“兩院兩部”)聯合下發通知,決定開展社區矯正試點工作,并確定北京等6省市為首批試點地區。2005年“兩院兩部”聯合發文,將試點范圍擴大到18個省區市。2006年,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作出的《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要求,實施寬嚴相濟的刑事司法政策,積極推行社區矯正。2008年12月,《中央政法委員會關于深化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若干問題的意見》明確要求推進社區矯正立法工作。司法部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全面試行社區矯正工作的意見。 2009年10月,“兩院兩部”召開全國社區矯正工作會議,對全面試行社區矯正工作作出部署。2011年2月,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的刑法修正案(八)規定,對判處管制、緩刑以及假釋的罪犯依法實行社區矯正。2012年1月,司法部會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制定了《社區矯正實施辦法》,對社區矯正執行體制、執行程序、矯正措施、法律監督等主要問題作出規定,為社區矯正工作在全國依法順利開展提供了制度保證。2012年3月,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的關于修改刑事訴訟法的決定,對社區矯正制度又作出進一步規定。這兩部法律的相關規定標志著我國社區矯正法律制度的確立。 目前,社區矯正工作已在全國各省區市全面開展,社區服刑人員數量不斷增長。到2013年11月底,各地累計接收社區服刑人員170.7萬人,累計解除矯正104萬人,現有社區服刑人員66.7萬人。 社區矯正工作提高了罪犯教育改造質量。對那些主觀惡性不大、社會危害性不大的罪犯不予收監關押,在社會上依法實行社區矯正,有利于從源頭上遏制、減少違法犯罪。通過綜合運用社會力量對社區服刑人員進行教育改造和幫扶,豐富改造手段和方式,提高了改造效果。絕大多數社區服刑人員能夠認真接受矯正,遵紀守法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明顯增強,社區服刑人員在矯正期間的重新犯罪率一直保持在0.2%的較低水平。 |
相關閱讀:
- [ 12-03]美國司法部批準微軟收購諾基亞手機業務
- [ 11-30]司法部:社區矯正法已列入今年立法規劃
- [ 11-29]司法部:社區矯正與勞動教養區別點很清楚
- [ 11-29]司法部:讓極個別不誠信、不講道德的律師沒有空間
- [ 11-29]司法部:將出臺落實新刑法和刑訴有關法律師辯護權的具體規定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