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昌1月5日電 題:江西一六旬老人照顧殘障兒30年 月薪210元養活一家人 作者:王姣 “我希望兩個孫兒快些長大,為社會多做貢獻。”妻子早年過世,兒子、兒媳婦先天殘障的現實并沒有將張新社打垮,反而更加樂觀面對生活,他說,孫兒就是生活動力。 張新社是江西省景德鎮市浮梁縣蛟潭鎮人。本周,中新網記者走訪了張新社的家,所謂的家,其實為木頭所搭建,除了電視機、電冰箱,家中再無其他現代家電。 張新社說,目前所住的房屋是在1989年建造的,在當時花了1000多元錢,已經是一筆不小的費用。電視機是給兒子、兒媳準備的,因兩人從小患有殘障,不會干活,平時只能靠電視機打發時間。電冰箱是兒媳婦進門時的嫁妝。 談到自己唯一的兒子,張新社又感傷了起來。“兒子30多歲了,他一出生就患有疾病,胸骨少一根,智力發育不全。他5歲那年,我老伴兒就過世了……”為了給孩子更多關愛,張新社一直未再娶,堅持一個人照顧兒子30余年。 在親友的介紹下,張新社的兒子與當地一名患有殘障的女子結婚。不久,張新社便擁有了兩個孫兒。因兒媳不會帶孩子,老人家又一次擔負起了父母的角色。 現在,年過六旬的張新社是家中四個“孩子”的家長,也是唯一的勞動力。 他告訴記者,為了照看孩子,自己幾乎沒有時間外出打工賺錢,在同村人的介紹下,自己現在在村里掃地,每個月可以拿到210元工資,加上家中的四畝田,一年的收入平均在3000元左右。 “已經欠了1500多元錢,我不想再借錢了,依據現在的情況是肯定是還不起的。”為了省吃儉用,張新社與自己的兒子、兒媳每天只吃兩頓飯,“早上吃自己家做的年糕,晚上吃好一些,可以吃上白菜和腌蘿卜。兩個孫子中午在學校吃。” 讓張新社欣慰、興奮的是,兩個孫兒目前一個7歲,一個6歲,都很健康。 因自己文化程度有限,張新社在家中貼滿了“拼音識字”圖畫,用來教兩個孩子。他告訴記者,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讓兩個孫子早日成才,報答社會。 “現在國家政策好,解決我們的生活困難總是有辦法的。”張新社說。(完) |
相關閱讀:
- [ 01-02]美國10歲華裔殘障女童迷玩偶 請愿定制“自己”
- [ 12-15]社科院報告:路燈不亮稱“瞎子”是歧視殘障者
- [ 12-14]2013年中國十大殘障權利事件出爐 冀中星案在列
- [ 12-09]英國警察用5萬伏特電槍制服殘障學生 引發爭議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