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少子高齡化成“國難” 民眾擔心民族將消亡
2014-01-06 15:44:01?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晨 我來說兩句 |
頻頻采取刺激措施卻沒效果 出于對少子老齡化的擔憂,日本采取了多項措施。 從1995年開始,建立育兒休假制度,普及對傷病兒童的護理休假制度,擴大托兒所等,并增強對嬰幼兒和孕婦的保健服務。 日本還制定多部與促進生育有關的法律。2003年9月,跨黨派的國會議院實施了《少子化社會對策基本法》,要求建立能夠安心生孩子和養育孩子的環境。2003年9月22日,日本設立了負責少子化問題的少子化問題擔當相。 日本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幾乎每年面向兒童的公共支出在GDP中占比都會增加,但出生率還是持續低落。從2010年4月1日開始,日本還開始發放兒童補貼,扶養15歲以下孩子的監護人都可以每月獲得1.3萬日元的兒童補貼。 但日本政府的措施并沒有取得太大效果。姜德春指出,之所以如此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首先,年輕人價值觀多元化,而社會生活的各種機制、制度、觀念并沒有與其產生相適應的變化;其次,雖然失業率不高,但年輕人收入普遍過低,何談結婚及生兒育女,并且兒童補貼頂多讓已有兒女的平民家庭負擔減輕一點,但不足以激勵結婚生育;同時,日本養老金(年金)一塌糊涂,年輕人對此甚是悲觀。 此外,日本經濟不景氣,不少人休完產假,名義雖然復職但已沒有崗位。 記者觀察:日本人擔心民族將消亡 可以說,生育率降低和老齡化,有可能成為摧毀日本醫療保險和養老金制度的致命殺手。現在很多年輕人都認為自己年老時已享受不到上述福利。 日本雖有發達的養老體系,但卻面臨老齡化的嚴重威脅。由于勞動力不足,目前,日本已經從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等國引進護士和護理人員。 隨著日本社會老齡化不斷嚴重,很多人進入退休年齡,勞動力人口減少將導致日本經濟潛在增長力降低。由于工作人口減少,國內生產和服務也將隨之減少,導致投資和消費低迷,企業和家庭收入也將降低。 兒童從出生到上大學等,成長過程是刺激消費的重要因素,而老人消費則顯著降低。在老齡化的地方城市,冷冷清清的商店就是體現。中長期來看,人口減少將導致國內市場的內需減少,對整個產業尤其內需產業造成不良影響。 從常識上來說,勞動人口的減少,創造的財富也要減少,國家的競爭力也必然要下降。所以說,日本人對此很焦慮。 日本東北大學吉田浩教授率領的研究小組去年5月時宣布,根據他們設計的“兒童人口時鐘”,如果日本少兒按現在的速度持續減少,1000年后日本15歲以下的人口將降至零,少子高齡化是會導致國家消亡的嚴重問題。 葉大學名譽教授清水馨八郎指出:“現在日本國內問題中最為緊急的課題,是如何擺脫少子化。我對少子化感覺到危機,不單是經濟問題,長此以往,再過三、四個世紀,日本民族就接近零個人了。” 為解決老齡化問題,甚至還有專家有病亂投醫,提出應通過婚外生子遏制少子化。但婚外生子還不被社會接受,且男女工資體系差距很大,單親母親養育孩子很困難。 人口老齡化導致日本社會排外思潮也有所發展。比如反對給予永住外國人參政的民間組織就認為,現在定居日本的韓國人和中國人超過島根縣人口,若給予參政權,將威脅日本國家的根基。 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生育率一旦降低就很難挽回。雖然日本自從1972年就為促進生育采取補貼制度,但效果并不明顯。日本嚴重的人口問題,給中國也敲響警鐘。 (記者 藍建中) |
相關閱讀:
- [11-20] 陳家強:香港財政面臨人口高齡化挑戰
- [10-16] 《中國老年人健康指南》發布 推動實現“健康老齡化”
- [12-12] 中國老齡化高峰臨近挑戰嚴峻 今年60歲老年人超2億
- [08-30] 中國人口老齡化:健康養老成撬動內需新支點
- [09-04] 國家衛計委:中國人口老齡化主因絕非計劃生育
- [10-10] 哈市空巢老人38.4萬 10年后黑龍江人口或負增長
- [11-04] 延遲退休已“等不起”?專家觀點有共識有分歧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