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月7日消息(記者丁飛 湯一亮)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說到香港的武俠片很多人會想起紹氏電影,邵逸夫這個名字,相信幾代中國人都不會陌生!他是遙遠而又近在你我身邊的影視大亨:由他主宰的香港無線電視(TVB)和"無線電視藝員培訓班"成為了多少人的星工場。《上海灘》《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等劇集相繼捧紅了黃日華、劉德華、梁朝偉、汪明荃、趙雅芝等眾多明星。 由邵逸夫打造的近半世紀以來的華語經典影視世界,給幾代人留下了無盡的光影回憶。由他捐建,遍布各地的"逸夫樓""逸夫圖書館"又鐫刻在多少學子的校園回憶里?今天清晨,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榮譽主席邵逸夫先生在香港家中安詳離世,享年107歲。 據說邵逸夫最忙碌的那幾十年,每天早晨6點起床,一天工作16個小時。其中一個任務是至少要看兩三部電影。最高紀錄是一天9部,一年700部。不知他能不能稱得上是“看電影最多的中國人”?也因此,他人生的第一個標簽,一定是“電影人”了。“邵氏出品,必屬佳片”,這句邵氏電影最著名的宣傳語,往往被作為字幕,打在他的每一部影片的開篇。從香港電影五十年代起飛到八十年代中期的繁華,他的邵氏兄弟電影公司拍了1000多部電影,開了200多家影院,打造出最賺錢的“東方好萊塢”。曾為邵氏拍攝乾隆皇帝電影的演員劉永這樣形容當時的盛況。 劉永:那時剛剛粵語片時代完結,到國語片時代興起,那段時間,全部是邵氏公司完全壟斷。因為邵氏公司旗下有幾百間戲院。 而對于見證了中國電影從默片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全過程的邵逸夫而言,他所經歷的年代加在一起,就是一部香港電影史。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邵逸夫宣布停止所有電影制作,將事業重心轉向電視,也由此拉開了TVB王國的序幕。《邵逸夫傳》作者祝春亭: 祝春亭:他這一項投資,顯示了他有獨到和遠大的目光,他看了美國和歐洲,他覺得香港以后是電視的天下,而不是電影的天下。 誰能想到,40多年后,TVB已經成為目前亞洲最大的中文節目內容供貨商,而《上海灘》、《大時代》、《創世紀》《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鹿鼎記》等,更引發從香港到內地的追劇狂潮。至今,TVB已經推出港劇1500部,超過8萬多小時。而如今娛樂圈閃閃發光的偶像明星,更是緣起于此。1971年邵逸夫開辦TVB藝員訓練班,這個被稱為香港娛樂圈黃埔軍校的地方,先后走出周潤發、周星馳、鄭伊健、劉青云,更誕生劉德華、梁朝偉等“無線五虎將”,帶來港劇全盛時代:而早年的“香港小姐”評選,則更因為邵逸夫才搭上香港經濟起飛、市民娛樂需求抬頭的順風車,得以流行。趙雅芝、張曼玉、李嘉欣,一一走紅。80年,邵逸夫打造了一個價值超過200億港元的影視王國。晚年,他告別了喧囂的娛樂圈。不知他是不是更喜歡現在的第三個稱號“慈善家”?從1985年起,他每年拿出1億多元用于內地各項社會公益事業。據不完全統計,他至今共捐建了內地教育項目6000多個,遍布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捐贈款項34億港元。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今早我聽到一個消息,就是邵逸夫爵士離世。邵爵士長期以來,在香港大力推動演藝事業的發展,取得顯赫的成績。同時推動公益事業,包括香港和內地的教育,是我們十分尊重的一位長輩。 今天凌晨6點55分,邵逸夫離世,享年107歲。在香港,人們稱他“六叔”。六叔走了,大地上的很多高校,都還有他捐贈的“逸夫樓”,天空中,還有一顆2899號行星,被命名為“邵逸夫星”。 |
相關閱讀:
- [ 01-07]邵逸夫百年傳奇落幕 養生之道與眾不同
- [ 12-08]邵逸夫將卸任TVB董事局主席職位 現年104歲
- [ 11-20]邵逸夫滿104歲 傳明年董事會卸任陳國強將接任
- [ 06-10]2008年度邵逸夫獎授予德英日俄科學家
- [ 09-28]邵逸夫興致盎然漳州行
- [ 09-23]邵逸夫先生到武夷山考察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