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京1月8日電 (記者 申冉)“檢察機關對法律的監督職責,主要體現在對公安派出所、人民法院、監獄看守所等執法機關工作的監督上。”8日下午,在江蘇省人民檢察院主辦的“江蘇檢察系列訪談”的網絡活動中,南京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葛曉燕,對于民眾關注的“檢察機關那些事兒”進行了釋疑解答,并介紹了該院2013年度在法律監督方面的一些創新嘗試。 據葛曉燕介紹,該院去年在對公安機關的立案、偵查活動進行監督工作上,全國首創了對公安派出所的監督機制,建立了駐公安派出所檢察官辦公室和重要刑事偵查環節備案制度;在對監獄、看守所刑罰執行和監管活動的監督上,專門成立了鐘山地區檢察院,專司監督監獄、看守所的刑罰執行和監管活動。 據她介紹,2013年4月該院制定了《南京市人民檢察院關于進一步規范訴訟監督工作的意見》,與南京市公安局建立了業務數據交換制度,以便更加方便、高效的實施監督。“工作過程中建立了非常好的工作機制,公安機關也積極的支持和配合我們開展訴訟監督工作,我們的目的是一致的,保證這些案件順利的及時的依法的得以辦理。” 據統計,該院全年共監督立案18件,監督撤案4件,糾正漏捕36人,糾正漏訴84人,糾正遺漏起訴罪行17件次,對檢驗鑒定等技術性證據材料進行審查931件。葛曉燕表示,(每年)我們監督的案件有幾千件,但是被糾正的是極少數,一方面是大家工作的質量在提高,另外也與監督和前期工作有關,檢察工作前移,引導了偵查,使得偵查案件的質量相應的提高。 對于民眾尤其關注的“監獄、看守所刑罰執行和監管活動”的監督工作,葛曉燕向社會通報,2013年,該院審查監管單位提請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1777人次,書面糾正監管違法行為84件次,立案查辦監管人員職務犯罪2件。積極推進刑事司法與行政執法銜接,介入監督行政處罰案件149件,建議移送犯罪線索18件23人。 據其介紹,2013年底,該院專門成立了鐘山地區檢察院,專司監督監獄、看守所的刑罰執行和監管活動。“這個檢察院成立以后,會進一步加大對監管場所的監督力度,可以更好的把我們的監督工作做好。” 此外,該市檢察機關針對法院審判工作,全年共提出刑事抗訴15件,法院已改判8件,發回重審或指定再審2件;提出民事行政抗訴15件,法院采納13件。 據南京市檢察院統計:2013年,該院共受理偵查機關提請批準逮捕刑事案件3787件5277人,移送起訴6156件8465人,經審查,批準逮捕3137件4241人,提起公訴5695件7866人。配合公安、海關等機關開展"凈網"行動、"綠籬行動"、打擊"實際神"邪教組織等專項行動;打擊黑惡勢力犯罪、嚴重暴力犯罪、多發性侵財案件和涉眾型經濟犯罪,共批準逮捕1480件1853人,提起公訴2379件3088人。除此之外,還辦理了媒體廣泛關注的"高考期間非法拘禁學生案"、"江寧餓死女童案"、"西堤國際富二代殺妻案"等敏感案件,以及涉嫌將境外洋垃圾等廢物運輸到國內的"走私廢物案"、"金鑰匙特大集資詐騙案"等為代表的經濟型涉眾案件。(完) |
相關閱讀:
- [ 01-08]貪官抱怨監督不力 也是種“善意提醒”
- [ 01-07]新華網評:不被民眾監督的權力自然不知畏懼
- [ 01-06]莆田強化“兩違”監督問責 通報去年整治情況
- [ 01-05]莆田涵江干部提拔須曬“家底”接受群眾監督
- [ 01-05]臺江區紀檢監察員、公證員及群眾代表現場全程監督選房過程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