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地里挖出來的陶瓷碎片。 呂氏祠堂保管的呂氏家譜顯示,呂思禮的確有個叫呂洞賓的兒子。 近日,永康太平水庫發現了一個古墓群。 這個墓群共有4個古墓。這些墓,由青磚砌成,排列整齊,從墓的型制來看,應該是大戶人家的家族墓。 記者在采訪時,遇到當地的呂氏后人,對方聲稱,這個古墓群,葬的是道家純陽真人呂洞賓的父兄,并有家譜為證。 不過,考古專家經過斷代,認定這是一處東漢晚期墓葬,距今已有近2000年。而現在公認的說法是,呂洞賓是唐代山西人。唐代與東漢,差了好幾百年??雌饋?,永康發現的這處墓葬,應該與呂神仙攀不上親戚。 水庫放水后 露出一個古墓群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永康市唐先鎮太平村漁川自然村,找到了古墓現場。 在永康博物館工作人員指導下,八九名村民正拿著鋤頭,撅起古墓上的泥土。由于古墓長期浸泡在水下,這些泥土變得十分粘稠,很難挖。 這個墓群一共有4個墓,整整齊齊排列著,每座墓之間相隔六七米。古墓由青磚砌成,青磚上有菱形、環形的花紋。 墓穴約2米寬,5米長,2米深。中間的一個古墓在墓穴前還設置了前廳。 前段時間,永康太平水庫由于施工放水,水位下降,露出了這處古墓。2013年12月31日,村民舉報有人盜墓,永康博物館工作人員馬上來到現場查看,才發現了這些古墓。 向省文物部門匯報后,永康博物館開始對古墓進行搶救性清理。目前,正在清理的是3個破壞比較嚴重的古墓。 “我們已經組織村民挖了三四天了。上面的泥土清完后,等天氣好點,我們會對下面的埋葬物進行挖掘、清理。”永康博物館業務科副科長、文博館員顏天華說。 在已經挖開的3個古墓里,左邊兩個基本可以確定是空墓穴。最右邊的古墓,已經挖到幾個破碎的器皿。 這里有一處古墓 附近村民打小就知道 昨天下午5點,負責挖掘的村民離開后,村民高文宏還留在現場。晚上,他和另一名村民受雇負責守墓。他們在水庫邊搭了一個塑料布棚子,晚上就睡在那里。高文宏今年66歲,家就離古墓不遠。他說,附近村子的人都知道這里有古墓,但是從來沒有挖開來看過。 “我11歲時,太平水庫還沒建,這里是一個小山坡?!备呶暮暾f,“這塊地方有很多青磚,好多人都來撿,拿回家圍豬圈或做狗窩。” 村里人猜測,那些青磚是守墓屋坍塌后遺留下來的。有人守的墓,肯定不是一般的墓。但是,地下到底埋的是誰,大家都不太清楚。 上世紀60年代,太平水庫建好后,這塊山地整個被淹沒在水里。直到前段時間放水,水庫水位大幅下降,這個墓群才露了出來。 當地呂氏后人拿著宗譜 聲稱這里是呂洞賓的祖墳 在太平村,呂氏是當地大姓。2008年,幾位呂氏后人出資,成立了“呂氏文化中心”。中心建筑面積8000平方米,氣勢頗為恢宏。 呂金堆是土生土長的太平村人,他是一位研究呂氏文化及永康地方文化的民間學者。2009年,他曾提出,“烏傷縣就在永康太平”的觀點,引起過許多爭議。 昨天記者采訪的時候,正好碰到了呂金堆。他給我們帶來了一個震撼性的說法: 呂金堆說,早在2000年,他的侄子在古墓群附近撿到過一些漢唐古錢幣。而在1996年,村里編《太平志時》,曾收錄了一張呂氏唐代始祖呂思禮的“宅基址圖”,上面標注了呂思禮的宅基地和墓地的地形。 “這張圖,來自從唐代流傳下來的呂氏宗譜。”在呂金堆看來,這張圖的可信度頗高。 為了說服記者,他還打開谷歌地圖,打印了一張古墓群附近的衛星地形圖。記者看到,這張用現代高科技術工具得到的地形圖,與“宅基址圖”上所標注的地形,頗為相似。 接著,呂金堆又拋出了一個更為驚人的說法。 在呂金堆提供的呂氏家譜上,呂思禮有兩個兒子。一個叫呂洞寶;另一個叫呂洞賓?!岸促e,字純陽,唐咸通二年中進士,辭官入仙不仕。”家譜上這樣寫道。 難道,這個呂洞賓,真是傳說中那位八仙之一的呂純陽? “這里發現四個墓穴,應該分別是為呂思禮、呂洞寶,以及呂洞寶的兩個兒子準備的。呂洞賓成了仙,是不用墓地的。”呂金堆信誓旦旦地說。 專家斷代這是一處東漢墓 應該與神仙呂洞賓沒有關系 隨后,記者采訪了永康文物專家顏天華。 他說,根據砌墓室用的青磚的花紋,以及現在發掘的一些陶片,這處墓群十分符合東漢晚期墓葬的特點?!半m然和永康之前出土的其他東漢青磚不完全一樣,但青磚上的花紋卻是東漢時期墓磚的典型花紋?!?/p> “這些古墓排列很整齊,每座墓之間間距基本一致,很可能是家族墓。”他說,東漢時期“視死如視生”,盛行厚葬,一個大家族一般都會有一大塊墓地。 太平水庫蓄水之前,這一帶是低緩的山麓,很適合做墓地。之前,附近一帶也曾發現過東漢墓。 那么,這處墓葬,與道家仙人呂洞賓有沒有關系呢? 目前公認的說法,呂洞賓是山西芮城縣人,生于公元796年。原名呂喦,字洞賓,道號純陽子。這與呂金堆出示的家譜記載,出入很大。再說了,如果永康這處墓葬真的屬于呂洞賓的父兄,這年代至少差了500年,也太不靠譜了。 顏天華說,從這處古墓的形制來看,里面葬的肯定是一個富裕人家。不過,據歷史記載,在東漢晚期,永康并沒有出過地位比較顯赫的人,“從這點判斷,這處墓葬的隨葬品價值不一定會很高?!?/p> 不過,通過墓磚和墓的型制,可以研究東漢時期的墓葬文化,“如果能出土一些文字資料,那就更有意義了?!?/p> 這處墓葬的主人究竟是誰?隨著挖掘的深入,相信很快會大白于天下。本報將繼續關注。 東漢時期永康經濟繁榮 該時期古墓曾多次發現 這不是永康第一次發現東漢時期的墓葬。 從2004年開始,光是在永康經濟開發區,市文物部門就陸續發現了近20座古墓葬。而在永康太平水庫一帶,也發現了不少東漢、三國、兩晉時期的古墓,以東漢時期最多。 挖掘出來的陪葬物包括各種形狀的陶器和瓷器,比如罐、瓶、洗、碗等,以及銅鏡、鐵劍等。 考古專家分析,這些古墓墓磚的做工比較講究,墓室建造也比較科學,說明永康在東漢時期,經濟、文化就已經十分繁榮了。 不過,永康設縣,是在三國時期。公元245年,孫吳政權正式設立永康縣。據記載,“永康”這個名字,還是孫權的母親吳國太親自取的,寓意為“永保安康”。 |
相關閱讀:
- [ 11-15]漢中寧強發現大規模完好清代羌族古墓群
- [ 10-25]湖南汨羅現古墓群 兩千年的劍光亮如新
- [ 09-13]山東青島工地出現東周古墓群 夜間施工時已挖掉大半
- [ 09-03]湖南黃土坡古墓群再現戰國青銅兵器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