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研究機構預測,中國今年薪酬漲幅將超過6%,位居亞洲首位。 央廣網財經北京1月9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前一段時間,大多數省市都上調了最低工資標準,這意味著,普通老百姓的工資收入的總體水平會有所上漲。 研究機構瀚納仕剛剛發布《2014年亞洲薪酬指南》報告,這份報告認為,中國今年年薪酬增長幅度預期為6%,個別行業的薪酬增幅將超過10%。這個薪資增長速度位居亞洲首位 人力資源服務商“前程無憂”之前發布的報告預計,今年企業薪酬平均漲幅為8.8%,其中,金融、房地產、高科技、生物醫藥行業的薪酬上調幅度最快。 雖然工資上調的速度有目共睹,但是就我們的感受來說,生活水平的提升速度卻沒有和薪酬的提升速度同步。這中間的原因很多,物價,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國家統計局今天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CPI同比上漲2.6%。這雖然大大低于去年年初確定的3.5%的目標,但是有專家在經濟之聲的節目中就表示,這2.6%的增速并沒有受到翹尾因素的影響,也就是說今后物價上漲的壓力依然很大。 增加老百姓的收入,薪酬的增加是一方面,除此之外,提高財產性收入也是一種重要方式,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保護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多渠道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雖然老百姓的薪酬增速可能位居亞洲首位,但如果忽視了對財產性收入的保護,我們生活水平提升的速度還是會受到影響。除此之外,完善社會保障,妥善解決醫療、教育、養老等各個方面的問題,也是提升普通民眾生活水平的重要方面。 也就是說,提升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升薪資增長幅度是基礎,同時也要各個方面共同發力,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張車偉對此進行解析。 之前有媒體報道,各地紛紛上調最低工資水平,平均調增幅度為17%。這個增速遠遠高于GDP的增長。也就是說,普通老百姓的工資水平將有比較明顯的提高,現在研究機構預計,今年中國的薪酬增速可能位居亞洲第一。如何看待這種薪酬增速?薪酬增長,和宏觀經濟增長之間關系如何? 張車偉:中國在亞太地區工資增長居于首位,這和我們經濟增長居于首位是相關聯的。工資的增長在宏觀經濟增長的背景下才會實現,如果沒有宏觀經濟的增長,我們工資的增長就無從談起。工資增加比較快是在最近幾年,這和我們過去低收入者,尤其是低工資者的收入增長偏慢有很大的關系,所以各地幾年平均百分之十幾的增長率實際上也是對低收入人群工資收入增長偏慢的一種補償。整體來講,現在我們的工資增長雖然很快,但如果和我們整個經濟發展的速度相比,還是比較相適應的。 從勞動力成本的角度來看,薪酬的上漲,可能推高企業成本。從長期來看,薪酬增速位居亞洲首位,是否會影響中國在亞洲,甚至是全世界的競爭力? 張車偉:只要我們的工資增長速度和勞動生產力的增長速度保持同步,從理論上來講,它就不會對我們的競爭優勢造成影響。從過去中國幾十年的發展來看,事實上,我們的勞動生產力增長的速度還是快于工資增長幅度的,所以在過去我們工資增長很快的情況下,我們的競爭力并沒有得到削弱,某種意義上講,實際上我們的一些行業競爭力還在加強。只要工資的增長速度和勞動市場率的增長速度保持一種同步的狀態,我們的競爭優勢就不會喪失,這實際上也是工資增長的原則:我們的工資增長應該保持和勞動力、生產力增長同步。過去應該說我們有所偏慢,今后應該調整我們工資的增長速度,讓它和勞動力、生產力保持同步。 工資越來越高,不過物價的上漲速度也不低。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薪酬上漲帶來的好處。真正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除了提升薪酬之外,還必須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張車偉:我們工資增長保持很快的速度,這是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的一個必要的前提條件,但我們同時還要保持物價,如果物價水平上漲過快,確實我們的工資增長速度就被抵消掉了,我們生活水平就不會有明顯的提高,所以我們要保持整體物價水平的穩定,這也是保持我們宏觀經濟穩定的一個重要的指標,也是保持老百姓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一個重要前提條件。在保持工資增長速度的同時,一定讓我們的物價保持一定穩定,保持CPI的增長在一個較低的水平,這是提高我們老百姓生活水平的一個重要方面。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多渠道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財產性收入和薪資收入對于普通老百姓增加收入來說,各有多大的作用?如果我們能夠確保增加老百姓的財產性收入,是否能明顯改善老百姓的生活質量? 張車偉:這是當然的。老百姓的收入大概包括這幾個方面:一個是工資性收入,一個是財產性收入,還有一些轉移支付的收入,轉移支付收入影響更多的是低收入的家庭。對于大多數家庭來講,有兩個重要的支柱,一個是工薪收入,一個就是財產性收入。過去幾年,我們工資收入的增加速度還是不錯的,跟我們整體的宏觀經濟增長速度基本相適應,但是我們的財產性收入增長速度,在過去幾年不是很理想,尤其是我們的金融市場、股票市場,應該說老百姓不能從中得到很大的收益,使得若干年來我們的財產性收入在整個收入當中的比重有所下降。這是我們今后提高老百姓收入方面的一個重要著力點,我們要積極發育我們的金融市場,讓財產性收入也成為老百姓收入增長的一個重要支柱。 |
相關閱讀:
- [ 01-07]廈門一大學生兼職遇煩心事 薪酬從暑假欠到寒假
- [ 12-31]學者談文科生薪酬墊底:起薪不是評判的唯一標準
- [ 12-30]閩零售業薪酬調查 逾六成員工月薪低2500元
- [ 12-30]文科生包攬薪酬后10名 學者:因多去機關單位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