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張存浩、程開甲】今天上午,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禮堂舉行。每年不超過兩名的國家最高科技獎,是中國科技界的最高榮譽,獎金為500萬元。2013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由物理化學家張存浩和物理學家程開甲獲得。祝賀(央視帥俊全) 今天上午,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2013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授予了物理化學家張存浩和物理學家程開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代表了我國科學界的最高榮譽,獎金為500萬元。 國家科學技術獎包括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fā)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和國際科技合作獎五項大獎。 在這五項獎勵中,級別最高、也最引人注目的是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每年獲獎者不超過2名,獎金金額每人500萬元人民幣,由國家最高領導人親自頒獎。主要是獎勵在當代科技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技創(chuàng)新和科技成果轉化中,創(chuàng)造巨大經濟或社會效益的杰出科學家。 據科學網消息,體現原始創(chuàng)新能力的自然科學獎一等獎被授予了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中國科技大學“40K以上鐵基高溫超導體的發(fā)現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質的研究”,從2000年至今總計空缺了九次,連續(xù)三年沒有人獲得。 2013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張存浩院士簡介 張存浩,男,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山東無棣人,1928年2月出生。他是中國著名物理化學家,中國高能化學激光奠基人、分子反應動力學奠基人之一,長期從事催化、火箭推進劑、化學激光、分子反應動力學等領域的研究,取得多項國際先進成果。 上世紀50年代,張存浩與合作者研制出水煤氣合成液體燃料的高效熔鐵催化劑,乙烯及三碳以上產品產率超過當時國際最高水平。60年代,他致力于固液和固體火箭推進劑及發(fā)動機的研究,與合作者首次提出固體推進劑燃速的多層火焰理論,比較全面完整地解答了固體推進劑的侵蝕燃燒和臨界流速現象。 上世紀70年代,張存浩開創(chuàng)了中國高能化學激光的研究領域,主持研制出中國第一臺氟化氫/氘化學激光器,整體性能指標達到當時世界先進水平。80年代以來,他開拓和引領中國短波長高能化學激光的研究和探索。1983年,他與合作者開展脈沖氧碘化學激光器研究;1985年,在國際上首次研制出放電引發(fā)脈沖氧碘化學激光器,效率及性能處于世界領先地位;1992年,研制出中國第一臺連續(xù)波氧碘化學激光器,整體性能處于國際先進水平。 張存浩院士還注重化學激光的機理和基礎理論研究,取得了多項國際先進或領先的研究成果:在國際上首創(chuàng)研究極短壽命分子激發(fā)態(tài)的“離子凹陷光譜”方法,并用該方法首次測定了氨分子預解離激發(fā)態(tài)的壽命為100飛秒。該成果被《科學》主編列為亞洲代表性科研成果之一。他還在國際上首次觀測到混合電子態(tài)的分子碰撞傳能過程中的量子干涉效應,并明確了此量子干涉效應本質上是一種物質波的干涉。這項成果被評為2000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 2013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程開甲院士簡介 程開甲,男,1918年8月出生,江蘇吳江人,1941年畢業(yè)于浙江大學物理系,1946年留學英國,1948年獲英國愛丁堡大學哲學博士學位,任英國皇家化學工業(yè)研究所研究員。1950年回國后,歷任浙江大學物理系副教授,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副主任,二機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長、第九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核試驗基地研究所副所長、所長,基地副司令員,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常任委員、顧問,現任總裝備部科技委顧問。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委員(院士),1999年獲“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程開甲院士是中國著名物理學家,是中國核試驗科學技術的創(chuàng)建者和領路人。 上世紀40年代初,程開甲先后在自由粒子狄拉克方程嚴格證明、五維場論等方面做出了出色的工作,與導師波恩共同提出了超導電性雙帶機理,在Nature、Physical Review等雜志上發(fā)表多篇論文。50年代,他在國內率先開展系統(tǒng)的熱力學內耗理論研究,在多年教學和研究工作的基礎上,撰寫了中國第一部《固體物理學》。 上世紀60年代,程開甲建立發(fā)展了中國核爆炸理論,系統(tǒng)闡明了大氣層核爆炸和地下核爆炸過程的物理現象及其產生、發(fā)展規(guī)律,并在歷次核試驗中不斷驗證完善,成為中國核試驗總體設計、安全論證、測試診斷和效應研究的重要依據。以該理論為指導,創(chuàng)立了核爆炸效應研究領域,建立完善不同方式核試驗的技術路線、安全規(guī)范和技術措施;領導并推進了中國核試驗技術體系的建立和科學發(fā)展,指導建立核試驗測試診斷的基本框架,研究解決核試驗的關鍵技術難題,滿足了不斷提高的核試驗需求,支持了中國核武器設計改進和作戰(zhàn)運用。 上世紀80年代,程開甲開創(chuàng)了中國抗輻射加固技術研究領域。在他領導下,系統(tǒng)開展了核爆輻射環(huán)境、電子元器件與系統(tǒng)的抗輻射加固原理、方法和技術研究,利用核試驗提供的輻射場進行輻射效應和加固方法的研究;指導建設先進的實驗模擬條件,推動中國自行設計、建造核輻射模擬設施,開展基礎理論和實驗研究,促進了中國抗輻射加固技術的持續(xù)發(fā)展,為提升中國戰(zhàn)略武器的生存與突防能力提供了技術支撐。 90年代以來,他不顧年邁,仍在材料理論、高功率微波等方面繼續(xù)進行研究。 程開甲院士畢生在國防科學領域辛勤耕耘,自力更生,發(fā)憤圖強,嚴謹求實,崇尚科學,無私奉獻,勇于登攀,為中國核武器事業(yè)和國防高新技術發(fā)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光明網科技) |
相關閱讀:
- [ 07-20]“一輩子只做一件事”——記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預警機之父”王小謨
- [ 04-19]廈門科學技術獎4獎項首次全對外開放申報 總獎金828萬
- [ 03-13]龍巖市2012年度科學技術獎和專利獎出爐
- [ 01-26]2012福建省科學技術獎評出189項
- [ 01-19]國家科學技術獎:福建獲獎三項目都與民生相關
- [ 01-19]2012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揭曉 福建三個項目獲獎
- [ 01-18]中共中央、國務院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
- [ 01-18]福建3項科研成果獲2012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