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外交元年:“中國夢”引領中國外交
2014-01-10 18:54? 陳向陽 安新文 張遠 潘陽?來源:《環球》雜志 責任編輯:林錦 李艷 |
分享到:
|
經略周邊倡導命運共同體 4月6~8日的博鰲亞洲論壇年會,成為習近平主席第一次闡述中國新亞洲政策的講壇。 在主旨演講中,作為東道主的習近平,將亞太各國喻為“命運共同體”,強調各國應做和平的維護者和促進者。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各國共處一個世界。共同發展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符合各國人民長遠利益和根本利益。我們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應該牢固樹立命運共同體意識,順應時代潮流,把握正確方向,堅持同舟共濟,推動亞洲和世界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p> “親望親好,鄰望鄰好。中國將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鞏固睦鄰友好,深化互利合作,努力使自身發展更好惠及周邊國家?!?/p> “親仁善鄰,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傳統。亞洲和世界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事業沒有終點,只有一個接一個的新起點。中國愿同五大洲的朋友們攜手努力,共同創造亞洲和世界的美好未來,造福亞洲和世界人民!” 習近平的主旨演講,被外媒視為“為地區關系定了調”。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說,習近平強調維護和平的重要性,要使我們的地球村成為共謀發展的大舞臺,而不是相互角力的競技場。 一些外媒認為,一年來,在與周邊國家交往與合作方面,中國的力度令人驚嘆。 9月3日至13日,習近平對中亞四國進行國事訪問,出席在俄羅斯圣彼得堡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第八次峰會,在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三次會議。 10月2日至8日,習近平對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兩國進行國事訪問,出席在印尼巴厘島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一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在前后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習近平先后宣布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構想,發出了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倡議,推進地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被外媒視為開啟了中國與周邊國家互惠共贏的新機遇。 輿論分析,中國向西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將以點帶面,逐步形成與中亞國家的區域大合作;向南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則將在現有的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雙方貿易往來。 10月22日,俄羅斯總理德米特里·梅德韋杰夫、印度總理曼莫漢·辛格、蒙古國總理諾羅布·阿勒坦呼亞格在同一天應邀訪華,商討投資與合作方案。 不少外媒報道說,三個陸上鄰國的領導人同一天抵京,“在中國外交史上實屬罕見”。 韓聯社稱,中國同時接待俄、印、蒙總理,表明其正在通過對北方和南亞的友好活動持續擴大本國的影響力。中國本身的國際影響力就非同小可,再加上外交大國俄羅斯和印度,三國持續擴大在經濟、軍事、外交領域的共同利益基礎,將構筑新的國際秩序。 外界注意到,2013年,中國領導人還出席了東亞領導人系列會議,訪問中亞、東盟、南亞等地區的國家,周邊國家領導人也密集訪問中國。國內權威學者認為,中國周邊外交的一系列“大手筆”,“穩固了周邊戰略屏障,同時,引導了地區合作的發展方向”。 |
相關閱讀:
- [ 01-10]中國舉行2013年度國家科技獎勵大會 習近平頒獎
- [ 01-10]圍繞“兩個關系”加強黨的領導
- [ 01-09]習近平:要把群眾合理合法的利益訴求解決好
- [ 01-09]習近平:建立制度追究干部干預司法
- [ 01-08]習近平出席中央政法工作會議:堅持嚴格執法公正司法
- [ 01-08]中央政法工作會議召開 習近平:堅決清除害群之馬
- [ 01-08]習近平特使將出席坦桑尼亞桑給巴爾革命勝利50周年慶典
- [ 01-08]黨報載文:習近平在毛澤東誕辰講話彰顯駕馭歷史能力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