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反政府武裝內訌有何影響
2014-01-12 17:31? 劉陽?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錦 陳瑜輝 |
分享到:
|
新華網大馬士革1月12日電(記者劉陽)與敘利亞反對派關系密切的非政府組織“敘利亞人權觀察組織”近日稱,敘反對派之間的內訌已造成近500人死亡。 分析人士指出,敘利亞反對派本就四分五裂,如今內部矛盾日益加劇,勢必會讓戰場形勢繼續向有利于政府軍的方向傾斜。但反對派內部恐怖勢力的日益蔓延也成為敘利亞乃至國際社會的潛在威脅。 內訌加劇 敘反對派之間的最新一輪沖突始于本月3日。當時,一些宗教立場溫和的反對派組織聯合起來在敘北部伊德利卜省等地向宗教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發起攻擊,打死該組織數十名武裝人員。 隸屬于“基地”組織的“伊斯蘭國”早在去年就已成為敘反對派內部的不安定因素。去年9月份,該組織突然襲擊了“敘利亞自由軍”控制的靠近土耳其邊境的小城阿扎茲,引發了“敘利亞自由軍”的強烈不滿。雙方發生交火,但隨后和解,沖突并未升級。 在本月針對“伊斯蘭國”控制區的進攻中,新近成立的名為“圣戰軍”的反對派組織充當了主力部隊,“敘利亞自由軍”的主要武裝組織也參與其中。 敘利亞境外的主要反對派組織“敘利亞反對派和革命力量全國聯盟(全國聯盟)”聲援了此次針對“伊斯蘭國”的攻勢。該組織稱,這是在敘利亞境內發生的除推翻敘政府之外的一場“二次革命”。 同樣隸屬于“基地”組織的“支持陣線”則對這場內訌冷眼旁觀,并未插手幫助“伊斯蘭國”。在一份由“支持陣線”發布的音頻中,該組織領導人還表示“伊斯蘭國”應對內訌負主要責任。 歷來不和 雖然“伊斯蘭國”與其他宗教立場溫和的反對派擁有推翻敘利亞現政府的共同目標,但該組織內部武裝人員多來自外國,對于敘利亞未來政治發展有不同規劃,并且在其控制區內頻頻出現“虐俘”等現象,因此與其他反對派武裝組織關系歷來不和。 在敘利亞反對派內部,宗教立場一直以來是派別之間的分界線。兩個主要宗教極端組織分別為“伊斯蘭國”和“支持陣線”。他們的主要區別在于:后者成員多為敘利亞本地人,因此無意挑起與其他反對派武裝的沖突,而前者成員多是外國人,他們在敘利亞更加肆無忌憚。 溫和反對派還多次指責“伊斯蘭國”“系統性地虐待活動人士、其他反對派人士以及普通民眾”。此外,引發“圣戰軍”與“伊斯蘭國”之間沖突的更直接原因則是對地盤的爭奪。 潛在危險 在戰場上,反對派內部發生沖突對政府軍來說是利好消息。尤其在敘政府軍同反對派爭奪激烈的北部伊德利卜省和阿勒頗省,反對派內部的爭斗必然會讓戰局的天平向政府軍方面傾斜。然而,愈演愈烈的反對派內訌也可能導致恐怖主義在敘利亞加快蔓延。 長期關注中東局勢的黎巴嫩分析人士胡里說,“伊斯蘭國”等極端組織的壯大對于敘利亞來說是一個隱患,對中東地區以及全世界也都構成威脅,因為這些恐怖組織在敘利亞設立根據地,征召和訓練恐怖分子并派他們到海外從事恐怖活動。 有報道稱,一些來自歐洲國家的青年前往敘利亞加入極端組織,并且這一趨勢仍在擴大。 敘利亞極端組織的壯大已引起西方國家的警覺。在這樣的情況下,一些美國學者和官員表示敘利亞政府存續下去“并非最壞選擇”。 美國前中央情報局局長海登就在近期表示,敘利亞總統巴沙爾獲取內戰的勝利或是現在狀態下最理想的結局。巴沙爾政權如果不能取勝,敘利亞的教派沖突可能更加嚴重,甚至導致整個國家分裂。 而前美國駐敘利亞大使克勞克則表示,巴沙爾如果被推翻,那么后果很有可能是“基地”組織掌控處于阿拉伯世界核心區域中的敘利亞,這是世界上所有人不愿看到的。 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近日發表文章,建議世界各國應圍繞打擊恐怖主義的主題在敘利亞問題上建立更廣泛的共識,既避免敘利亞成為宗教極端分子的避風港,又可以促進敘利亞危機的政治解決。 |
相關閱讀:
- [ 01-11]德國表態愿協助銷毀敘化武 或引發國內反對聲音
- [ 01-09]外交部:將繼續為敘利亞人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 [ 01-09]外交部就西班牙電視臺播放辱華節目等答問(實錄)
- [ 01-09]敘利亞交運首批化學武器 中國海軍開始護航任務
- [ 01-09]敘利亞遭空襲:民眾手搭手救兒童
- [ 01-09]中國代表介紹中方參與銷毀敘利亞化武多邊行動
- [ 01-08]基地組織攪起敘反對派內訌 或令敘政府漁翁得利
- [ 01-07]黎巴嫩境內敘利亞難民超過86萬人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