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2013中國企業家犯罪(媒體樣本)研究報告》今天在“2013中國公司法務年會”上發布,報告對357起2013年度公共媒體報道過的企業家經濟犯罪案件進行了深度剖析。 2013年,中國資本市場開始了一場大規模整頓,IPO一度暫停,與上市、投資相關的企業家犯罪案例呈現上升;黨和國家掀起反腐的新高潮,一批現任或前任國企管理者落馬,多位省部級高官的落馬,也牽涉出一大批國有及民營企業家,比如丁羽心非法經營、行賄案;同時跨國領域的商業賄賂開始成為打擊的重點,比如說葛蘭素史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部分高管涉嫌嚴重經濟犯罪被立案偵查……2013年企業家犯罪企業家犯罪的新特點是什么?中央臺記者孫瑩采訪了報告的主筆人,中國社科院法學所博士后研究人員李斌。 報告顯示,357起案件所涉及的企業遍布我國28個省市,北京、廣東、浙江和江蘇四地曝光的企業家犯罪占了全部案例的四成,經濟發展程度與企業的數量成正比,蘊含的法律風險也成正比。40到50歲是企業家犯罪的高發年齡段。 李斌:企業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長、實際控制人這些一把手,往往是涉案的高發人群。這充分揭示了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的這個真理。 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第一次躋身發案前十,河北阜城“明膠”案更是排在十大案例之首,2013年3月,河北學洋明膠蛋白廠負責人宋海新被判處17年有期徒刑,并處罰金200萬元。報告評價,毒膠囊事件反映出整個制藥產業鏈都出現了問題,希望此類案件宣判能給相關企業和有關政府以警醒。 李斌:制假造假,毒豆芽啊,毒奶粉、地溝油,在去年都進行了大規模的審判,而且各地都是把這類案件集中審判,對公眾公示,從犯罪打擊的力度上來看是提升于往年了。 報告顯示,安全生產、責任事故犯罪在案發領域的比重大幅提升。 |
相關閱讀:
- [ 01-12]2013年全國357位企業家涉案被查 40-50歲為高發年齡段
- [ 01-06]中國企業家犯罪報告發布 國企企業家貪腐罪最多
- [ 01-04]貪污受賄五年來穩居國企高管“落馬”首因 最高占八成
- [ 12-29]青少年應當如何看待財富:少年富豪不能作普適勵志典型
- [ 12-24]國企改革不可錯失機遇
- [ 12-19]“上海方案”透顯國資改革新思路
- [ 12-08]2013兩岸四地女企業家聯誼交流大會在京召開
- [ 12-02]李克強與卡梅倫共同會見英國企業家代表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