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2013中國企業家犯罪(媒體樣本)研究報告》今天在“2013中國公司法務年會”上發布,報告對357起2013年度公共媒體報道過的企業家經濟犯罪案件進行了深度剖析。 2013年,中國資本市場開始了一場大規模整頓,IPO一度暫停,與上市、投資相關的企業家犯罪案例呈現上升;黨和國家掀起反腐的新高潮,一批現任或前任國企管理者落馬,多位省部級高官的落馬,也牽涉出一大批國有及民營企業家,比如丁羽心非法經營、行賄案;同時跨國領域的商業賄賂開始成為打擊的重點,比如說葛蘭素史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部分高管涉嫌嚴重經濟犯罪被立案偵查……2013年企業家犯罪企業家犯罪的新特點是什么?中央臺記者孫瑩采訪了報告的主筆人,中國社科院法學所博士后研究人員李斌。 報告顯示,357起案件所涉及的企業遍布我國28個省市,北京、廣東、浙江和江蘇四地曝光的企業家犯罪占了全部案例的四成,經濟發展程度與企業的數量成正比,蘊含的法律風險也成正比。40到50歲是企業家犯罪的高發年齡段。 李斌:企業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長、實際控制人這些一把手,往往是涉案的高發人群。這充分揭示了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的這個真理。 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第一次躋身發案前十,河北阜城“明膠”案更是排在十大案例之首,2013年3月,河北學洋明膠蛋白廠負責人宋海新被判處17年有期徒刑,并處罰金200萬元。報告評價,毒膠囊事件反映出整個制藥產業鏈都出現了問題,希望此類案件宣判能給相關企業和有關政府以警醒。 李斌:制假造假,毒豆芽啊,毒奶粉、地溝油,在去年都進行了大規模的審判,而且各地都是把這類案件集中審判,對公眾公示,從犯罪打擊的力度上來看是提升于往年了。 報告顯示,安全生產、責任事故犯罪在案發領域的比重大幅提升。 李斌:吉林的大火啊,青島的爆炸啊,這都是大規模的群死群傷事件,反映出經濟發展過程中,他的企業治理、安全意識、安全隱患一直存在,我們要從小的環節抓起,從事先預防抓起。 不論是劉志軍案牽出的丁羽心案、還是重慶不雅視頻牽出的肖燁敲詐勒索案,官商勾結背后犯罪的揭露力度還會加大。 李斌:因為我們看到,去年中紀委打老虎打了18只,縣處級官員6500個,我們通過報告反映出了,這些官員背后肯定都有官商勾結,有一定的利益,所以企業家們應該會受一些牽連,數字還會有一定的提升。 報告指出,企業家涉嫌刑事犯罪的五大風險點分別為企業融資、財務管理、產品質量和安全生產、企業經營五個方面。在市場上叱咤風云的企業家們緣何觸犯刑律、身陷囹圄,甚至被處以重刑、極刑?深層的原因是什么?報告在第五部分專門透視企業家犯罪原因。 報告將企業家犯罪的根本因素歸結為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沒有理順,地方債務、金融風險、產能過剩、國企轉型不暢、高房價等,無不是由于政府越位、缺位、錯位,導致市場的作用未能有效發揮。 李斌:因為之前我們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沒有理順,所以,我們去年曝出了一些國企行業腐敗窩案,如中國移動、中石油、中石化、神華集團等等,這些央企既掌握了壟斷既得利益,又掌握了資源,這種行業老大就容易爆發出這種腐敗窩案。 去年10月,號稱“全國最專業高收益網絡借貸平臺”天力貸運行半年后出現擠兌被迫停運,被湖北警方以非法吸存立案。此前,貝爾創投、淘金貸、天使計劃、優易網、安泰卓越等十余家網貸平臺“跑路”,公布的個案涉案資金最高為2000萬元,投資者均遭遇本息被卷走的風險。灰色地帶上“刀尖上的舞蹈”頻頻上演。 李斌:老百姓現在投資理財也是風險非常高,你如果銀行可能是負利率,但是你如果追求高利率,10%以上的收益率,就可能成為非法吸存的對象。所以政府和市場的職責沒有理順,導致市場作用發揮的不夠透徹,也是導致企業家犯罪的根本原因。 報告認為,民營企業融資難、市場準入受限是民營企業家犯罪的直接因素。去年,原湖南三館房地產開發集團總裁曾成杰因集資詐騙、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職務侵占罪被執行死刑。“萬家購物”網站負責人應建成因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判有期徒刑15年,罰金200萬。導致金融市場發展不暢的兩個“堰塞湖”難以逾越。 李斌:我們的資金淤在了銀行、國企,企業是淤在了中小企業,但是中間沒有恰當的溝通渠道。我們調研去年乃至前幾年企業家犯罪的第一名都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也體現了我們融資的確是非常大的問題。 報告對去年11月我國首部規范民間融資的地方性法規——《溫州市民間融資管理條例》的出臺給予了積極肯定。 李斌:它規定了“單筆借款金額300萬元以上”的民間借貸、“向三十人以上特定對象借款的”等情況,這個在以前都是有可能被打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犯罪中,現在你只要施行報備制度,就可以融資,就是報這種灰色地帶的行為已經予以合法化了。 當然,導致企業家犯罪還有制度因素、規則缺失、監管不力導致的官商勾結,以及公司治理結構不完善,內部監督失靈等等。專家對企業家犯罪風險防范提出哪些建議。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副院長林維則提醒企業家們,經常要抬頭看看。 林維:大部分企業家都是埋頭賺錢,他從來不抬頭看看身邊環境的變化,看看法律的變化,企業家應該關心政治,很重要的就是企業家應關心立法。 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阮齊林教授首先建議企業家遠離暴力。 阮齊林:遠離暴力,這是我們得到的一個警戒。如果一個企業經常使用暴力解決經營中的問題,按照刑法的規定,它可能被打成“黑社會”。 一些民營企業,往往在資金往來上比較隨意,專家提示,要公私分清。 阮齊林:公司的財產是公司的,個人的財產個人的,應該分清楚,你把公司的財產當做自己的財產一樣,雖然自己認為沒有什么事,但是在法律上這是有問題的。如果有些地方不能證明錢款的用途和去向,也可能就會被定成職務侵占。 專家提醒,企業家應避免和官員有經濟往來,行賄犯罪是未來司法機關打擊的重點,很難脫罪。一旦有行賄犯罪記錄在案,將沒有資格參加政府采購和項目招投標。 (記者 孫瑩) |
相關閱讀:
- [ 01-12]2013年全國357位企業家涉案被查 40-50歲為高發年齡段
- [ 01-06]中國企業家犯罪報告發布 國企企業家貪腐罪最多
- [ 01-04]貪污受賄五年來穩居國企高管“落馬”首因 最高占八成
- [ 12-29]青少年應當如何看待財富:少年富豪不能作普適勵志典型
- [ 12-24]國企改革不可錯失機遇
- [ 12-19]“上海方案”透顯國資改革新思路
- [ 12-08]2013兩岸四地女企業家聯誼交流大會在京召開
- [ 12-02]李克強與卡梅倫共同會見英國企業家代表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