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豐:安倍與“不戰誓言”糾葛意味著什么
2014-01-13 12:10? ?來源:環球網 責任編輯:林錦 李艷 |
分享到:
|
1月8日,日本自民黨確定的2014年活動方針刪掉“不戰誓言”引發廣泛關注。人們不禁想問:前不久,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后剛剛發表“不戰誓言”,怎么他擔任總裁的自民黨就會在活動方針中將其刪掉呢?其實,這種“自相矛盾”的事情是有源可溯的。2013年8月15日“終戰紀念日”時,安倍晉三在致辭中就把多任日本首相在此刻都要發出的“不戰誓言”刪掉了。不過,早在2007年,安倍第一次首相任內,他的確發表過“不戰誓言”的。實際上,人們從安倍晉三與“不戰誓言”的多年糾葛,是可以清晰看出其右翼化傾向的。 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后,受到全球很多國家的批評。而其在參拜后發表的“不戰誓言”在中國并未得到廣泛傳播。他在“不戰誓言”中指出:“日本不會再次發動戰爭。我站在對過去痛徹反省的基礎上,這樣認為。站在戰爭死難者的亡靈前,我再一次下定決心,今后也將繼續堅持不再發起戰爭的誓言。” 向戰爭罪人“表達敬意”后,發表“不戰誓言”,安倍的行為明顯自相矛盾。中國駐日大使程永華在日本《每日新聞》發表題為《發表“不戰誓言”找錯了地方》的署名文章,揭露了安倍行為的虛偽性與欺騙性。文章指出,安倍首相參拜后發表談話,聲稱堅持“不戰誓言”,參拜是基于對過去歷史的反省。在靖國神社發表“不戰誓言”是找錯了地方,也讓世界上有良知的人對有關表態產生強烈反感和質疑。安倍首相到這樣一個地方參拜“英靈”,對著當年發動侵略戰爭的元兇高唱“和平”、“不戰”,不但受害國人民不能接受,國際社會也不會相信,不得不說這是對和平的褻瀆。 既然安倍晉三在靖國神社發表“不戰誓言”是“找錯了地方”,那么,他應該在哪里發表“不戰誓言”呢?一個很重要的場合,就是每年8月15日“終戰紀念日”時日本官方舉行的“戰歿者追悼儀式”。1993年的8月15日,時任日本首相細川護熙表達了對亞洲近鄰諸國的“哀悼之意”,此后,時任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又追加了“深刻反省”,誓言“永不再戰”。從那以來,每年的8月15日,日本政府領導人發表“不戰誓言”已經成為慣例。 2007年8月15日,安倍晉三正處于他的第一任首相期內,在“戰歿者追悼儀式”上沿襲了這個慣例,表示對戰爭的反省并發表“不戰誓言”:“在那場戰爭中,我國給很多國家,特別是亞洲各國的人民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和痛苦,我作為國民的代表在對此進行深刻反省的同時,也要向犧牲的人們表達哀悼之情”。“會繼續堅持不發動戰爭的承諾,并發誓為世界的永久和平做出積極貢獻。” 但是,這一慣例在2013年8月15日被安倍晉三打破。安倍晉三在“戰歿者追悼儀式”致辭中表達了對戰歿者的感謝之意,卻沒有提及日本對亞洲各國的“加害責任”、“深刻的反省”、“哀悼之意”以及“不戰誓言”。這也是近20年來日本首相在“戰歿者追悼儀式”致辭中第一次刪掉“不戰誓言”。本應在8月15日“終戰紀念日”上發表的“不戰誓言”,卻放在了參拜靖國神社之后,自然遭到包括日本媒體在內的各方的批評。 這里,人們情不自禁要追問的是:此次,日本自民黨在2014年這個舊歷“甲午年”的活動方針最終草案中刪除“不戰誓言”,并且擬加入“尊重日本的歷史、傳統、文化”的語句,“提高對戰歿者的尊崇之念”,這背后的真實目的究竟是意在備戰?還是要向中國等亞洲國家重新宣戰? |
相關閱讀:
- [ 01-12]中國駐德大使:安倍行為猶如去希特勒地堡獻花圈
- [ 01-11]安倍展開“地球儀外交”:撒錢攫取資源爭奪非洲
- [ 01-11]美國拒絕日本TPP會談請求 或與安倍參拜有關
- [ 01-11]安倍訪問科特迪瓦稱將提供8340萬美元援助難民
- [ 01-11]我駐美俄英大使外媒齊聲"討伐"安倍 美網友反響強烈
- [ 01-11]安倍“拜鬼”讓美國難堪 是否會遭美拋棄成疑
- [ 01-11]北大教授:日本近期的肆意妄為離不開美國的綏靖
- [ 01-10]中國大使接受BBC專訪揭批安倍復辟軍國主義企圖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