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老人政治:總理年過八旬 應對新挑戰缺活力
2014-01-14 09:04?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晨 黃曉夏 |
分享到:
|
【日本《外交學者》網站文章】題:印度的老人政治:為什么印度領導人都這么老?(作者安吉特·潘達) 有多少位印度總理是在獨立后的印度出生的? 如果你說“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那么你說對了。 雖然這個小小的事實沒有太大吸引力,但它揭示了印度民主一個令人頭疼的特征一印度領導人都老了,對于一個自詡民主的國家來說也不具代表性。按照2011年的印度人口普查,印度人平均年齡為25歲,但立法代表的平均年齡比他們大了整整40歲,為65歲。用一個詞來描述這種狀況就是“老人政治”——老年人統治國家。這也是一種古老的想法:柏拉圖在《理想國》中寫道:“老人應該統治,青年應該服從。” 當然,這種說法如果只針對印度的話有些不公平:畢竟所有社會--無論是民主國家還是獨裁國家--都由高于平均年齡的男人來統治(通常情況下是如此)。印度的情況只是比大多數民主國家更為極端,在二十國集團內部無疑是如此。印度總理曼莫漢·辛格現年81歲,有幸成為二十國集團中年齡最大、唯一超過80歲的民主國家領導人。辛格的內閣同樣由一些七旬老人和60多歲的“年輕”部長組成。 印度民間的傳言是:北方邦的巴布里清真寺附近發生騷亂時,前總理納拉辛哈·拉奧--當時70多歲--正在午睡。因為高齡的緣故,隨后這位領導人未能對事件作出果斷應對。人們認為,年齡不允許他充滿活力地去解決新的挑戰。 美國的開國元勛--由18歲的詹姆斯·門羅、20歲的艾倫·伯爾、21歲的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和25歲的詹姆斯·麥迪遜(這是他們在1776年7月4日的年齡)組成--認為有必要對議員和總統的年齡提出要求。這些聰明的年輕人看到年齡能夠賦予一位領導人的好處。一位經驗豐富的將軍或總統在行為上不同于少年得志者(朝鮮領導人可能是個例外)。 |
相關閱讀:
- [ 01-13]印度北部遭寒流襲擊 首都氣溫創17年最低
- [ 01-13]印度遭遇強烈寒流襲擊 首都創下17年來最低溫
- [ 01-13]外交學者:印度核安全排名遠遠不及中國
- [ 01-11]印度兩男子爭母牛 警察判案:讓牛自己決定
- [ 01-11]印度被扣外交官離開美國 律師稱其抬著高昂的頭
- [ 01-10]印度要求美國撤回駐新德里使館外交官
- [ 01-10]印度第三艘航母抵港 系23億美元從俄羅斯購得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