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鎖曼谷”讓泰滑向內戰 經濟損失已超700億泰銖
2014-01-14 14:02? ?來源:新華國際 責任編輯:劉瑋 黃曉夏 |
分享到:
|
1月9日,反政府示威者在泰國首都曼谷繼續集會。當日,泰國反政府示威者繼續為即將到來的“封城”行動預熱,這是反政府示威者宣稱13日“封鎖曼谷”前的最后一次預熱集會。泰國反對派游行集會領導人宣布,自本月13日起啟動新一輪大規模集會示威運動,以封鎖和癱瘓首都曼谷。新華社記者秦晴攝 “前無出路,后無退路” 泰國局勢緣何又一次走向激烈對撞?國際媒體13日紛紛進行了梳理。去年11月,英拉所在的為泰黨推動下議院通過一項特赦法案草案,主要內容是特赦曾因參與政治集會而被法律制裁的民眾,以推動國內和解。但反對派認為,該法案有利于他信回國并洗脫罪名。雖然草案被上議院否決,但新一輪示威由此爆發,反對派要求“他信的傀儡”英拉下臺。為平抑抗議呼聲,英拉于去年12月初解散議會,并定于今年2月2日舉行大選。但反對派對選舉進程不滿,而且人們普遍認為,如果選舉英拉的為泰黨很可能再次獲勝。在此情況下,反對派決定抵制大選,并發起“封鎖曼谷”抗議,阻止選舉。 美國世界政策研究所網站的文章稱,英拉推出的特赦法案是個昏招,但現在國際社會希望泰國能走出僵局,包括美國在內的60多個國家都表態支持選舉。但黃衫軍認定選舉進程不公,并組織起來搞城市占領運動。在此情況下,即便舉行選舉,也沒有解決危機的希望。如果2月2日選舉日期不變,雙方可能迎來激烈對抗。在被問及如果選舉如期舉行會發生什么情況時,一名示威者說:“或許是流血事件吧。”《華盛頓郵報》稱,反政府示威者封鎖泰國首都,為這個國家的政治提供了一個恰如其分的暗喻:“前無出路,后無退路。” 在巨大壓力之下,泰國看守政府總理秘書長素拉南13日下午稱,英拉已指派副總理與選舉委員會官員舉行會談,商討有關推遲選舉事宜,并邀請各方代表15日參加討論。 “曼谷會再次變成戰場嗎?這次破壞又有多大?”馬來西亞《星報》題為“城市戰爭”的報道稱,“封鎖曼谷”是試圖推翻政府的街頭大戲,但軍事政變比街頭示威能更有效地推翻政府。2006年,時任總理他信就被政變推翻。反對派領導人素貼希望再現2006年的局勢。當時反他信民眾堅持示威,令曼谷癱瘓,促使軍隊走向政變。1932年君主專制終結以來,泰國已經歷19次政變或未遂政變,平均4.3年就有一次軍方企圖顛覆政府的行動,與民主國家選舉間隔大致相同。泰國也是民主國家,但“泰國”牌的民主有限,深受軍方勢力的影響,其獨特的街頭示威也影響政府路線。 德國《日報》13日以“曼谷的混沌策略”為題說,泰國似乎總在重復過去,精英政府一次次被推翻,“紅”和“黃”的權力斗爭不斷上演,而社會問題卻沒有解決。新加坡《新海峽時報》稱,泰國的示威產生一個尷尬問題:如果民主選舉的政府可以被反對派破壞,泰國的民主還剩下什么呢? |
相關閱讀:
- [ 01-13]韓國羽球超級賽 諶龍勝李宗偉稱王獲4.5萬美元
- [ 01-13]泰反對派否認有將軍支持 為封城帶來不便道歉
- [ 01-13]外媒:泰國“封鎖曼谷”行動開啟 交通現混亂
- [ 01-13]泰國反對派誓“封鎖曼谷” 近2萬警察士兵戒備
- [ 01-12]泰反政府群體聲稱推遲選舉日期已無意義
- [ 01-12]泰國一反政府游行隊伍遭兩次槍擊 致多人受傷
- [ 01-12]泰國反對派將“封鎖曼谷” 40多國發出旅游警告
- [ 01-11]泰國政府對反對派采取行動 至少7人受傷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