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月15日消息(記者杜希萌 柴華 實習記者鄭丹煒)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演員湯唯遭遇詐騙,是最近關于詐騙,被關注最多的一條新聞。“年關年過,詐騙猖獗”,近期的連續幾起電信詐騙案,讓老百姓覺得,真是這么回事兒。 而一份相關數據顯示,2009年,全國電信詐騙犯罪案件數為8300多件,造成經濟損失2億多元;而2012年同類案件高達17萬起,經濟損失達80多億元。 而且,過去的一段時間,詐騙也出現了新的發展勢頭:被騙者到銀行匯款,被銀行察覺可能遭遇詐騙,勸說之后卻仍執意要匯款,銀行不得不采取斷電、關門、請警察等方式,卻仍難擋住被騙者,尤其是老人給騙子匯款。 從明星到普通人都難逃電信詐騙陷阱。這些騙子究竟為何有這么大的“魔力”?為什么一些老人就是所謂的“不聽好人言”呢? 一個電話、一條短信,一輩子的“保命錢”瞬間就被騙個精光,這樣的“劇本”時時發生在現實生活中,就在十天前,工商銀行遼寧沈陽黃河支行行長丁照民就不得不關閉銀行來保護一位老人的存款。他向中國之聲記者介紹,臨近過年,這樣被騙的老人他們幾乎天天能見到。 丁照民:一般來說,年底我們這些客戶辛辛苦苦攢的一年的錢都攢的差不多少了,這些騙子可能也就是一次性的采取一些措施,再一個這些詐騙分子也希望過年了。 數據顯示全國電信詐騙犯罪案件共有8300多件,而2012年同類案件高達17萬起增長20倍,經濟損失達80多億元。北京市公安局刑偵總隊反電信詐騙專家金大志說在數量井噴的同時騙子的招數也是次次翻新,就在昨天,他又剛剛處理了一個詐騙號碼。 金大志:詐騙的內容變化很快,比如中獎、冒充警察、冒充檢察官、冒充法官。有一個詐騙群體,偽造了一份北京市公安局的文件,以返還被騙事主贓款為由頭,群發短信。你被騙了多少錢,比如被騙了30萬,現在北京市公安局現在返還你這30萬塊錢,你現在把卡插到銀行的ATM上就可以操作了,還能給被騙失主發過來一個傳真上面是紅頭文件,變化非常快。 尤其是,70%的受騙者都是老人或女性,還有很多會通過與行騙者的交談建立一種信任,丁照民很發愁的就是,即便他認出了哪些人可能遭遇到電信詐騙,還是無法說他,對于這種情況,金大志坦言,這就說明,很多騙子的"劇本"都會設計的非常合理,想要識破,除了加大打擊力度,就是要把這些信息更加全面的展現給公眾。 丁照民:因為境外的電信詐騙團伙冒充警察、檢察官向老百姓實施詐騙的時候,使用的是胡蘿卜加大棒政策,使用一種親情感化。你手機還有錢嗎?我給你沖50塊錢話費,這些老頭老太太聽著心里面非常溫暖,就會認為對方這個警察是幫我辦事的。 金大志坦言,目前電信詐騙如此多發,與現實中的漏洞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比如由于個人信息保護制度尚不完善,電信詐騙犯罪分子,完全可以輕而易舉地獲得"潛在受騙者"的個人信息,從而無形中增大詐騙成功的幾率。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盡快形成涵蓋公安,銀行和電信運營商在內的,完整的包含監管、預防和查辦環節的長效聯動機制。 丁照民:發展速度最快,很多通訊產品非常便利,這些產品在投放市場的時候也沒有經過安全風險的評估。電信詐騙團伙最先使用這些通訊產品來實施詐騙,這些都需要工新部門同其運營商來和公安機關有效的溝通。 照民則提醒,在接到陌生來電或者是短信時,老百姓還是得多琢磨一下。 尤其是,70%的受騙者都是老人或女性,還有很多會通過與行騙者的交談建立一種信任,丁照民很發愁的就是,即便他認出了哪些人可能遭遇到電信詐騙,還是無法說他,對于這種情況,金大志坦言,這就說明,很多騙子的"劇本"都會設計的非常合理,想要識破,除了加大打擊力度,就是要把這些信息更加全面的展現給公眾。 丁照民:因為境外的電信詐騙團伙冒充警察、檢察官向老百姓實施詐騙的時候,使用的是胡蘿卜加大棒政策,使用一種親情感化。你手機還有錢嗎?我給你沖50塊錢話費,這些老頭老太太聽著心里面非常溫暖,就會認為對方這個警察是幫我辦事的。 金大志坦言,目前電信詐騙如此多發,與現實中的漏洞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比如由于個人信息保護制度尚不完善,電信詐騙犯罪分子,完全可以輕而易舉地獲得"潛在受騙者"的個人信息,從而無形中增大詐騙成功的幾率。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盡快形成涵蓋公安,銀行和電信運營商在內的,完整的包含監管、預防和查辦環節的長效聯動機制。 丁照民:發展速度最快,很多通訊產品非常便利,這些產品在投放市場的時候也沒有經過安全風險的評估。電信詐騙團伙最先使用這些通訊產品來實施詐騙,這些都需要工新部門同其運營商來和公安機關有效的溝通。 照民則提醒,在接到陌生來電或者是短信時,老百姓還是得多琢磨一下。 丁照民:公檢法機關也好,包括銀行也好,不會去問客戶的密碼,輸密碼是個人隱私問題,輸的時候都是客戶本人在密碼器上去按入密碼。 回顧過去一段的新聞,老人,成了被詐騙的“重災區: 湖北武漢:84歲老人被騙執意匯款150萬 5名警察苦勸2小時 重慶合川:老人遇詐騙匯款被銀行阻止 老人哭稱遭銀行刁難 北京通州:老人欲給外地不明賬戶匯10萬 銀行報警防其被騙 湖北武漢:8旬夫婦欲向不明賬戶匯款 銀行經理3次勸阻 沈陽市精神衛生中心心理學專家劉長輝表示,獨居老人內心空虛,因此更渴望交流,所以一旦遇到欺詐行為警惕性較常人要相對差一些。作為子女,要常回家看看,經常提醒父母保守好家庭以及個人的銀行賬號、銀行密碼、家庭住址等信息。最好將自己知道的“詐騙案例”講給老人聽。如果子女在外地工作不能經常看望父母,也要與家人保持電話聯系,告訴老人自己的近況,防止老人因“過于擔心”而被騙。 其次,社區可以在這方面多做宣傳。在宣傳欄里講述“詐騙案例”,便于老年人了解,同時也易于老人之間交流,互相提醒。 家人,在這樣情況下的重要性,跟那條廣告特別像:爸爸的謊言,你聽出來了嗎? |
相關閱讀:
- [ 01-15]一信用卡詐騙團伙落網 5起詐騙案追回贓款百余萬
- [ 01-14]電信詐騙頻頻得逞,背后有何玄機?
- [ 01-14]新華時評:誰是下一個電信受騙者?
- [ 01-14]年過8旬倔依伯執意匯款 銀行職員攔不住無奈報警
- [ 01-14]男子難抵月薪萬元招聘廣告誘惑 應聘男公關被騙
- [ 01-13]俄內務部:俄詐騙團伙竊取銀行儲戶7000萬盧布
- [ 01-13]銀行客服經理詐騙8200萬元 逃竄多國后投案自首
- [ 01-12]網曝湯唯上海拍戲遇電信詐騙 被卷走21萬元(圖)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