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 吳玉涵 一個“涉毒郵包”電話打到了家住海曙區寶善路的方先生手機上,說方先生沒有防范意識吧,他好歹撥了110向派出所求助。 遺憾的是,在警方告訴他這是詐騙提醒他別上當后,為證明自己“清白”,方先生又跑去銀行匯款。更讓他事后悔恨的是,銀行工作人員一再提醒他別匯款時,他竟擺了擺手示意別打擾他。這不,省吃儉用的3萬元全匯給騙子了。 這件事發生在1月13日,昨天,海曙白云派出所詳詳細細把事情經過梳理了一下。希望方先生的這次經歷,能讓大家有所警惕。 □通訊員 陳立 記者 朱琳 郵包有涉毒嫌疑 當天上午10點多,方先生的手機響了。 來電顯示是一個陌生號碼,從沒見過。按下通話鍵,方先生耳朵湊近手機開始聽。 “您好,這里是郵局,您有一個郵包投遞到我們這兒,檢查發現這個請您盡快來做處理。”聽到電話那頭的話,方先生有點傻掉了。 “涉毒?我從沒參與過有關的事啊。你們搞錯了吧?” “如果您不放心,我可以幫您轉接寧波市‘緝毒大隊’的電話,您可以通過電話向他們核實。”“郵局”工作人員不慌不忙答道。 分析:警方表示,根本不存在所謂“緝毒大隊”的稱呼,“緝毒大隊”隸屬于刑偵支隊,一般只有“禁毒支隊”或“禁毒大隊”的說法,有些地區的“禁毒支隊”下屬有幾個“緝毒大隊”,但不會單獨拿出來說。這些信息一般人根本不知道,騙子正是利用這點,增加他們說話的可信度。 來電是0574110 方先生為了安心,便同意轉接電話。“您好,您涉嫌一起毒品案件,為證明您的清白,我們需要調查您的資金情況。”“緝毒大隊”方面的回應,讓方先生更加不安。 “那我要怎么配合你們呢?” “這個很簡單,只要您把自己的全部存款轉入一個‘安全賬戶’,我們將做進一步檢查,就可以了。” “那我考慮一下。”方先生摁下“通話結束”鍵,心里咯噔了一下。正想著,手機又響了,這次來電顯示是:0574110。 “寧波公安的電話?110找我干什么?”接起后,對方還是“緝毒大隊”,工作人員來催了。 分析:公安局致電個人決不會出現區號加110的來電顯示,這是詐騙方使用過改號軟件后才出現的情況,如果確系公安局民警找尋,一般都會顯示公安方面的座機;如若出現這種情況,建議市民告訴對方,將撥打110咨詢本地公安,看對方反應,市民主動撥出去的110,會通過指揮中心轉接到相應派出所。 民警叮囑別匯款 滿口說著“好的,我知道了”,方先生再次掛了電話,可接下來近一個小時,各種號碼不斷打來。 方先生手機電量損耗得很快,不是郵局的電話就是“緝毒大隊”的電話,他越發害怕了。 借著以往的生活常識,方先生先上網查驗了對方除110以外的來電號碼,一查,是真的。心里不安,方先生又打電話到白云派出所求助。 接電話的民警一聽方先生說起,就覺察到這是個老掉牙的詐騙,一再叮囑:“您可千萬別匯款啊,這是騙子!” “幸虧我求證了一番。”方先生心安了一些,決定不再理會。可沒想到對方還是頻頻來電,一遍又一遍…… “感覺不像騙人的,或許真的?不行,我還是證明自己的清白好了。”次數多了之后,方先生猶豫再三,還是走向環城西路上的中國建設銀行。 分析:如果說之前的騙術環節是精心設計的,這個不停撥打電話環節就是加壓,給受害者造成事態很嚴重的樣子,如心理承受能力差點,很可能就范。其實這時可以找家人或者親戚朋友,咨詢一下自己應該怎么做。即便事情是真的,也可以有人幫你分擔,有人給你出主意。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還頂個諸葛亮,別一時亂了陣腳。 銀行勸也勸不住 僅兩個多小時,省吃儉用的3萬元錢就這么沒了,要不是被拉出來,損失還會更大……無奈,方先生情緒激動地飛奔至白云派出所:“完了完了,我要報案,我被騙了啊!”方先生口口聲聲說騙子手段太高明了。得知方先生是剛才咨詢騙局的人,民警搖了搖頭。 方先生沒怎么讀過書,不怎么會操作ATM機自助存取款機。可電話那頭一再提醒他要自助存款、轉賬,切不可找銀行工作人員操作,以免泄露私密信息,不然這“涉毒”的風聲可就瞞不住了。 從家里到銀行,方先生通話就沒斷過,插卡、輸入密碼、轉賬、確認……對方一板一眼地教他,他一步一步跟著操作。 邊通電話邊轉賬,且動作也不嫻熟,這引起了建設銀行工作人員的注意。一名工作人員走到ATM機外,對方先生好言相勸:“您需要幫助嗎?打電話轉賬,請務必小心啊,可能是騙子,您可別上當了。” 誰知這打擾了他的操作,方先生有些不耐煩,擺著手示意:“你不要煩!”轉完一筆對方還不甘心,方先生正打算繼續,逐漸的,觀察久了,工作人員確定這是一起詐騙,硬是把方先生從ATM機前拉了出來:“您不要再匯款了,這一定是騙子!” 隨后,這名工作人員從頭到尾把騙子的招數給方先生分析了一遍,他終于如夢初醒。 分析:以保密原因封鎖受害者與外界的交流,同時保持電話接通,騙子是為了避免最后一步出意外。其實遇到這種情況,大可以求助銀行工作人員,怕對方聽到求助,可以暫時捂住手機話筒,相對來說,銀行工作人員有較豐富的防匯款詐騙經驗,不會輕易上當。 ●年底之際,海曙警方通過本報提醒廣大寧波市民: 1.郵局、公安局、法院、檢察院等機關不會簡單地以打電話方式告知您涉及身份證被盜用、電話欠費、信用卡透支、洗錢販毒等案件,更不會提供所謂安全監管賬號或保證金賬號等要求您轉入錢款,或索要您的網銀密碼; 2.如對方稱是某公安分局或是某某禁毒、緝毒大隊的民警,可以通過撥打110進行報案和咨詢,經民警提醒后,務必聽從民警的建議。 (原標題:他像魔怔了一樣 一定要給騙子匯3萬元) |
相關閱讀:
- [ 01-15]防電信詐騙的“攔截獎”設得好
- [ 01-15]去年廈各銀行堵截電信詐騙300余起 金額逾千萬
- [ 01-15]去年廈門各銀行堵截電信詐騙300余起 金額逾千萬元
- [ 01-15]電信詐騙頻發,防線為何都失守
- [ 01-15]湯唯遇電信詐騙被騙21萬 明星遇上騙子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