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度海水里討要生活 青島有群潛水的趕海人
2014-01-16 10:56:50? ?來源:中國山東網青島頻道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 中國山東網青島頻道1月16日訊 每天早上9時左右,青島浮山灣海邊會出現這樣一些趕海人,在岸邊換上黑色皮質潛水衣,戴上潛水鏡,拎著綠色的網兜,慢慢潛進海里,不時浮出海面換氣。一兩個小時后,他們拎著沉甸甸的網兜上岸。謝文軍就是其中一員,“我們潛水下海撿海貨,沒有氧氣瓶,冬夏無阻,靠本事、憑技術向大海討生活。” 農家走出的漢子 初見謝文軍,他剛潛水出來。摘掉頭上的潛水鏡,記者看到了一張紅紅的、布滿皺紋、沾著水的臉,還有已經有些花白的頭發。戴了三層的手套第二層也已經濕透了,擰干手套上的水,謝文軍隨手抹了一把臉。換掉潛水衣,套上棉襖,謝文軍把今天撿拾的海貨從網兜里倒了出來,吸引了路人的圍觀。 謝文軍,一個52歲的青島平度人,有著5年的當兵經歷,在家5個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大。尊重父母的意見,他1986年退伍后一度回家務農,照顧弟弟妹妹。農家人的活兒季節性強,春種、夏長、秋收、冬閑,一年有幾個月份是空閑的。1998年,同樣當過兵的親戚邀他一起到青島市區,學習下海潛水撿拾海貨,向大海討生活。 自己制作潛水工具 謝文軍的潛水工具很簡單,一套黑色的皮質潛水衣,腳蹼,吸嘴,還有一條重24斤的大鐵鏈。鐵鏈由8個小鐵塊組成,每塊重3斤,這能夠幫助他輕松的沉入海下。記者掂了一下鐵鏈,特別沉。謝文軍說,潛水時需要將鐵鏈扣在腰上,時間長了,會勒得腰疼。 謝文軍向記者介紹,這條鐵鏈是他自己制作的。海下環境復雜,若是將鐵鏈簡單地綁在身上,一旦發生意外,很難掙脫。他設計了一個活扣,將鐵鏈一頭扣搭在另一頭上。這種活扣比較安全,意外情況發生時潛水的人可以迅速解開扣搭,浮出海面。 記者看到謝文軍的潛水裝備中沒有氧氣瓶,他解釋說氧氣瓶太貴,也不適合在較淺海域使用,“我們的作業范圍一般也就在離海岸100米左右,深度大約在海下10米或20米,在海里能呆多久全靠自己的肺活量。我最多能在海下待40秒左右,要不時浮出海面換氣。” 下海潛水是個技術活 謝文軍從事此項工作已經15年,冬夏無阻。“當兵體檢的時候,我的身體素質就非常好,完全符合潛水條件。可真正能安全、熟練地下海潛水,我也用了差不多一年的時間來學習、適應。這跟冬泳是一個道理,得慢慢來。下海潛水也是個技術活。”謝文軍告訴記者。 下海潛水不僅要適應海下的壓力,還要習慣在海上飄著的感覺,“海里不比陸上,腳踩不到實地。”謝文軍介紹說,除此之外,下海潛水還要“看天氣的臉色,”最好是天氣晴朗、無風無浪的退潮時間,下海之后視線好,也相對比較安全,“一旦漲潮,海下環境就很危險,我們就不能下海了。” 最近幾日,青島的氣溫一直在0℃上下波動,海水的溫度也降至零下,這讓沒有保暖措施的潛水變得更加辛苦。謝文軍9時左右下海,11時許出海,海下的兩個小時耗掉了他不少能量。剛從海里上來,他面色很紅,呼吸也比較重、急,雙手冰冷。 記者看到離海岸大約10米處有一個身影不斷下潛,謝文軍告訴記者,那是他的同伴在不時地換氣。 是工作也是樂趣 談到為什么要從事這項工作,謝文軍說,“收入是一方面,我們撿拾的海貨是野生的,更受歡迎,收入也還可以,更重要的是圖個樂趣。這個工作,能掙錢,還能鍛煉身體。周圍撿海貨的同行也多,大家還可以一起聊聊天,日子過得有滋有味的。” 撿海貨是個靠運氣的事兒,運氣好了,能撿到不少高質量的海貨;偶爾運氣不佳,也會有連著幾天海貨質量不好的現象。謝文軍今天的收獲不錯,幾只大螃蟹,一大捧裙帶,三四十只海膽,還有十幾只海參。海貨一擺,迅速吸引了不少人圍觀,有幾只海參個頭挺大,圍觀的人都嘖嘖稱贊。一個圍觀市民更是說笑道,“這么大個的海參,跟個小狗崽似的。” 在浮山灣潛水撿海貨的人很多,時間久了,大家都熟識了。從海里上來,幾個同行還會聚在一起聊聊今天的收獲,看看誰撿的海貨質量好。謝文軍說他有個外號叫“指導員”,“我是當兵退伍的,他們就給我起綽號叫‘謝指導’。那個戴眼鏡的大個子,我們都叫他‘眼鏡’。”謝文軍指著旁邊一位剛潛水上岸的同行告訴記者。 沒有年輕人愿意學 在記者與謝文軍交談的過程中,旁邊幾個同是撿海貨的人圍了過來,討論著現在從事這項工作的人都是上了年紀的,沒幾個年輕人。 謝文軍說,下海撿海貨,冬夏無阻,冬天海水涼,工作環境惡劣。現在的年輕人怕吃苦,學不了這個。這個技術以后恐怕沒幾個人會了。“雖說苦點,可我們也是憑技術向大海討生活,希望以后能有年輕人愿意學這個技術。” 希望兒子早點成家立業 談到家庭,謝文軍說自己很滿足,老伴在老家收拾田地;兒子在天津工作,薪水不錯,還是辦事處主任;準兒媳婦在青島上班。今年過年倆人就能定親了。盡管已是衣食無憂,但謝文軍還是堅持潛水撿海貨,一是鍛煉身體,二來也能掙些零花錢,不想讓孩子有太大壓力。 謝文軍有自己的期盼,“我也沒什么大夢想,希望家人身體健康,日子越過越紅火,不想讓在外工作的兒子操心掛念,最重要的是希望兒子能早點成家立業,有自己的小家庭。我也能早點抱上孫子。”(記者張仕珊 實習生 史玉喬) |
相關閱讀:
- [ 01-16]潛水員紅海探秘英二戰沉沒軍火船
- [ 01-16]盤點全球超級“機器士兵” 能飛能跑能潛水
- [ 01-14]臺凍齡美女拿到“最棒實習” 泛舟潛水還有薪水
- [ 01-13]深潛號潛水員摸底南海深海313.5米 出艙探底互拍
- [ 01-12]我國首次深海300米飽和潛水作業成功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