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視點:會所的秘密
2014-01-16 14:54? 劉敏、鄭天虹?來源:新華網(wǎng)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顧客之秘:會所為保密“支招”,奢靡背后藏著多少特權? 在北京市東三環(huán)一個私密的高端會所,要經(jīng)過門迎、大堂人員的質詢和盤問幾道“關卡”,還要報上“介紹人”的身份姓名,被“認可”后才可進入。經(jīng)由熟人介紹,記者被營銷經(jīng)理“囑咐”:“如果有領導干部,來時最好開私家車。”“也可以把車開到地下二層。總之,這里的一切都是‘無痕化’處理。” 是什么令一頓“晚宴”變得如此神秘,一些會所客人又為何害怕“見光”? “最近比較敏感,會所對來客身份也非常謹慎。”珠江公園里的會所經(jīng)理說,這里接待的是非常尊貴的客人,其中不少是政府官員,尤其要避嫌。“楚粵匯·凱盛”酒窖的知情人士透露,有政府相當級別的領導干部在此宴客,不會泄露用餐者身份。 曾在北京一家高端會所做過營銷經(jīng)理的人士告訴記者,她曾“旁聽”過官員和商人高談闊論,大多是股市和投資方面的大事件。“還有人當場邀請在座人物做股東。” “隱蔽的私密會所由于一般宣稱不對外,對于來賓的身份也都非常保密,較難監(jiān)督。”北京市海淀區(qū)檢察院反貪局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但會所腐敗已成為一種新型賄賂方式。比如,大多數(shù)會所都無需用身份證實名登記,會員卡可隨意轉讓,這其中就暗藏玄機。” 復旦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劉欣認為,就我國公職人員收入而言,能達到加入“天價會所”的是極少數(shù)。應當防范的是,極少數(shù)官員通過這樣的場合,將權力資本轉化為其他人的社會資本。 “隱蔽的私密會所不能成為貪腐的‘法外之地’。”李永忠說,“各級黨員干部都應嚴格自律,不能存在絲毫的僥幸心理。” |
相關閱讀:
- [ 01-16]北京市屬公園高檔會所關停 部分已對游客開放
- [ 01-16]人民時評:讓“會所歪風”無所憑恃
- [ 01-16]私人會所建在公園有何蹊蹺?
- [ 01-16]遏制會所歪風不能止于停業(yè)整頓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xiàn)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