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拍照人太多 慶豐包子鋪習近平就餐處將劃線留念
2014-01-17 06:45? 李天際?來源:北京青年報 責任編輯:陳瑋 黃曉夏 |
分享到:
|
現在想吃慶豐包子?不排隊一個小時沒戲。自從習近平總書記在慶豐包子鋪月壇店就餐之后,這家老字號的豬肉大蔥包子、炒肝、芥菜成為京城最熱門的“套餐”,供不應求。 慶豐包子鋪現狀如何?今后又打算怎樣發展?市人大代表、慶豐包子鋪所屬的華天集團總經理朱玉嶺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獨家專訪時稱,現在找上門談加盟的人非常多,甚至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西班牙的華商也想把包子鋪開到海外。 以前是“包子等人”,現在是“人等包子” 北青報:習總書記來過以后,慶豐最近經營有什么變化? 朱玉嶺:習總書記到慶豐后,北京的180家分店和河北燕郊的3家分店立刻火起來。各店每天的銷售額基本上比習總書記來之前增長了35%到40%。 北青報:有具體的數據說明有多火嗎? 朱玉嶺:原來一般的店每天銷售額8000元到1萬元,現在已經增長到1.3萬元到1.4萬元,每個店平均一天多掙5000元。比如白塔寺店,原來每天1.5萬元左右,現在2.4萬元;鼓樓西大街店面積小,原來每天也就4000元,現在也能達到1萬元。效益最好的當然還是月壇店,原來每天收入1.8萬元到2萬元,現在一天最少賣到4.2萬元。去年12月30日達到最高峰,一天收入5.3萬元。 北青報:這么火爆,包子供應得上嗎? 朱玉嶺:現在不是包子賣不出去,而是沒有那么大的產量。以前是“包子等人”,現在成了“人等包子”。我們有一個統計,慶豐所有的店原來一天賣12噸包子,1月1日那天最高,賣了25噸。現在平均每天16噸包子,光豬肉大蔥餡的包子每天就增加2.5噸。 以月壇店為例,原來每天賣300多碗炒肝,現在炒肝最多一天1600碗;原來豬肉大蔥包子一天3000個,現在1.1萬個;芥菜一天幾十斤,現在已經有600斤了。 成都顧客帶拉桿箱乘飛機來買包子 北青報:面對這么多就餐的客人,有沒有什么措施? 朱玉嶺:因為人太多,月壇店附近的顧客有意見,說吃不上包子了。為了滿足顧客,月壇店增加了一個包包子的臺案,兩口大蒸鍋不停蒸。因為包子是完全手工的,一個包子至少要有20個褶,一兩包子3個,就60個褶。七八個師傅不停包也忙不過來,慶豐總部每天派四五個人過來幫忙包包子,華天總部也派人到月壇店維持秩序。職工雖然累,但收入增多了。月壇店收入比以前至少高出70%。 北青報:對于就餐不便的老人和外地顧客,你們又會怎么做? 朱玉嶺:每天一早6點半開門就有人排隊,晚上9點關門還有很多人,到10點關門就不錯。飯點的時候都有100多人排隊,最少要等一小時。過去來吃包子的70%都是老北京,現在全國各地的都有。 針對老人和外地顧客,我還有兩個例子,上周一個80多歲的老太太顫顫悠悠地推著80多歲的老頭,來店里就想吃慶豐包子。總不能讓兩個老人長時間等著,我們只好先解決老兩口吃包子。上周六,兩個成都客人坐飛機特意趕到月壇店,拿著兩個大拉桿箱,要買30斤包子帶回成都。當時店里有100多人排隊,當裝了10斤包子的時候排隊的人就不干了。后來我們從別的分店調來20斤包子才解決。近期,我們在月壇店打算開外賣窗口,方便顧客打包帶走,分流一部分客人。 |
相關閱讀:
- [ 01-16]國家主席習近平任免駐外大使
- [ 01-16]習近平的“公私觀”告訴黨員干部什么
- [ 01-16]習近平引用“見不善如探湯”語重心長
- [ 01-16]習近平“四個強化”是反腐工作的行動指南
- [ 01-16]外媒熱議:習近平誓以猛藥重典反腐到底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