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河橋下方漂著一層暗紅色物質。 社區貼告示:別吃有毒魚蝦。 -仍有疑點 環保設備臺賬為何失蹤 昨天,揚子晚報記者在天地人化工公司,表示想看一看去年12月份環保設備處理運行的臺賬。不過企業負責人表示,去年一整年的臺賬他都沒有,全都拿到淮安另一家公司去了,目的是給對方作為參考依據。 根據規定,企業的環保設備臺賬應該正常記錄,并且放置在生產所在地,以供環保部門隨時檢查。 此外,記者隨環保執法人員對該企業檢查中發現,該公司雖然聲稱自今年1月9日起已停產。但昨天下午企業內仍有機器轟鳴的聲音,廠區內有讓人感覺頭暈惡心的明顯刺激性氣味,企業負責人表示,這是因為在處理管道中的殘存氣體。 據記者了解,該企業是當地的納稅大戶,但會產生有毒危險廢棄物。企業表示這些危險品都交由當地一家有資質的公司處理。 難道是個人所為?√ “有人蓄意向河中倒有毒物” 魚蝦究竟為何大量死亡?污染源頭究竟從何而來? 句容市環保局環境監測大隊負責人表示,1月13日晚,他們發現有網友反映,句容市境內的句容河中魚蝦大量死亡。1月14日,環保執法人員前往現場查看,發現自104國道的句容河橋上游沒有任何死魚,但橋的下游出現大量魚蝦死亡,自句容一直延續到江寧境內水域。其中句容境內的污染水域約有三四公里。但句容境內水域周邊沒有村莊,沒有出現爭相捕撈魚蝦的情況。 這位負責人稱,他們認為河水遭受污染,并非天地人公司等沿河工業企業偷拍污水所致,而是有人蓄意向河水中投放、傾倒有毒物品。因為1月14日,句容市環保局前往調查時還叫上了句容漁政部門的工作人員,漁政人員表示,這些死魚個個張大嘴巴,中毒癥狀明顯。他們發現,在句容河橋的上游,沒有出現任何死魚情況,如果是企業排污,上游也應該出現。以橋為界,說明這座橋是污染的發生地。因為該橋系新近修筑通車,沒有監控、橋邊也沒有護欄,懷疑是有人利用這個便利,開車在橋上朝河中投放、傾倒有毒物品。 -一點追問 什么人投的?已報警 句容市環保局環境監測大隊負責人表示,何人所為不清楚,因為這種行為已經涉及到刑事犯罪,他們于1月14日上午11點多已經正式報警,目前此事已移交當地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至于投放到水里的究竟是什么,這位負責人稱,他們也對水樣進行過檢查,但尚未測出具體污染因素,估計投放的時間至少已經過去10天了。污染這么嚴重,估計至少傾倒了一槽罐車的污染物。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句容河橋附近水域,發現這里河面上漂浮著一層呈現暗紅色的污物,以橋為界,確實只有下游河中的魚蝦出現死亡現象。 最新進展 兩地政府及時處置 暫未發現嚴重后果 句容市環保局表示,他們在配合公安機關調查的同時,會立即通知句容開發區當地政府在句容河橋路段安裝監控探頭。同時通報句容當地公路部門,在橋兩邊安裝防護欄,防止違法分子車輛靠近。 昨天下午,江寧區當地政府也緊急行動。責成沿河涉及社區在村莊、河道張貼告示:告訴大家河中魚蝦有毒請勿食用。同時,政府工作人員也將河中的捕魚網及時搜繳,派專人在現場看管,嚴禁任何人捕魚。 截至記者昨晚7點發稿,暫未接到任何關于人食用有毒魚蝦出現嚴重后果的報告。對此事件進展,揚子晚報將繼續予以關注。 多說1句 “已經移交警方”不等于“和我無關” 句容河死魚,是一起污染引發的連鎖事件。 如今,此事已經涉及刑事犯罪,移交當地警方處理。相信經過調查,此次污染事件的元兇不久后就會現出原形。但是,這個元兇被找到,絕非保護環境、治污防污的終點。環保部門應該考慮的是,如何讓“10公里河面被污染”不再上演。 在調查中,出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面對當地居民“化工企業偷排”的質疑,句容環保局的回應是“合法生產”,而且強調企業的排污管是經過批準設立的。然而,本報記者在采訪過程中,又發現了環保設備臺賬失蹤等兩大疑點。目前,這些還沒有得到解答。 去年12月16日,本報報道句容環保局“堵門執法”逼停污染企業一事。希望此次環保部門拿出堵門的勇氣,兌現“調查有無其他排污管”的承諾。 這個調查,并不是為了回應揚子晚報,而是對沿河兩岸居民,以及秦淮河“兒女”負責之舉。 編 者 |
相關閱讀:
- [ 01-13]男子分手超沒品 竟在信封外寫咸濕文諷女友“死魚”
- [ 11-16]千條死魚密布河面惡臭撲鼻 事發龍文區石倉村
- [ 11-15]福州浦下河水質受污染 河面密布死魚尸體
- [ 11-15]福州浦下河漂死魚續:連掀9窨井蓋 揪出排污工地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