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17日電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16日報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中日領土爭端問題上采取強硬立場。但中國對日本企業的重要性越來越大,這個因素對他形成掣肘。 報道指,中國是日本最大的出口市場,2012年日本對華直接投資額為134.8億美元,相當于日本海外投資總額的11%。許多日本企業將中國作為海外生產基地。像本田汽車和豐田汽車公司都在中國設廠,以便接近中國這個龐大的消費市場。 在其他方面,中國對日本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也與日俱增。如中國游客在日本的消費額最高。 因此,一些日本人十分反感安倍晉三處理與中國關系時的強硬做法。 野村證券公司的首席執行長永井浩二近來表示,中日兩國是貿易伙伴,誰也離不開誰。他希望日本政府更恰當地處理日中關系問題。 自一年前上臺以來,安倍晉三一直對日中領土爭端保持強硬的高調。去年12月,他又參拜了供奉有二戰戰犯靈位的靖國神社,此舉激怒了中國。 安倍晉三否認他參拜靖國神社的目的是加劇日中關系的緊張。中國政府一直對安倍晉三保持警惕,安倍曾表示,修憲是他的“畢生事業”,并尋求讓日本自衛隊在地區安全中發揮更大作用。 但報道同時指出,考慮到密切的經濟聯系,中日兩國目前還不太可能出現敵對升級的狀況。 日本前駐華大使宮本雄二表示,有史以來日中兩國經濟上的相互依賴從沒有像現在這樣緊密過。我們生活在一個相互依存的全球經濟環境中。因此,日本不會選擇戰爭。 前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2001年參拜靖國神社時,中國雖然是日本商品的第二大出口市場,但仍遠小于美國市場,日本對中國的投資也只占其海外投資總額的5%。 但在2012年日本“購買”釣魚島后,中日關系受到重創,到2012年底,日本汽車制造商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已從爭議加劇前的20%降至15%以下。中國游客取消了赴日旅游,導致事件發生后幾個月的中國赴日游客數量同比減少了近50%。 目前,受日元貶值的驅動,中國游客恢復了赴日旅游。日本汽車制造商也不斷挽回在中國損失的業務,但市場占有率仍未能恢復到中日矛盾升級前的20%。 此外,中國也有理由不讓2012年的反日游行重演。日本是中國最大的海外投資來源國之一,2012年日本對華投資占外商直接投資的7%。 一些觀察家稱,中國的行為變得更加克制。東京雙日研究所的首席經濟學家稱,中國這次沒有打出經濟牌。 目前,日本企業界一直沒有發出批評的聲音。他們不愿指責安倍晉三有任何過錯,因為他們都是“安倍經濟學”的受益者。正是安倍晉三強有力的貨幣和財政政策組合才壓低了日元匯率、提振了股價并改善了企業盈利狀況。 但如果中日爭端更加激烈,情況可能會發生變化。在華市場占有率位居日本汽車制造商首位的日產汽車副董事長志賀俊之稱,我們當然會非常密切地關注此事;畢竟,這種問題會影響公司業務。 |
相關閱讀:
- [01-17] 美媒:中日緊密貿易聯系掣肘安倍強硬立場
- [01-17] 美媒:中日緊密貿易聯系掣肘安倍強硬立場
- [01-17] 美媒:中日緊密貿易聯系掣肘安倍強硬立場
- [01-17] 美媒:中日緊密貿易聯系掣肘安倍強硬立場
- [01-17] 美媒:中日緊密貿易聯系掣肘安倍強硬立場
- [01-17] 美媒:中日緊密貿易聯系掣肘安倍強硬立場
- [01-17] 美媒:中日緊密貿易聯系掣肘安倍強硬立場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