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大米收購計劃再掀政壇波瀾 英拉被指放任腐敗
2014-01-17 12:08? 孫廣勇 李寧?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林晨 陳瑜輝 |
分享到:
|
泰國國家反貪委員會16日對英拉政府大米收購計劃是否存在腐敗進行審議。在聽取了專門調查委員會歷時數月的調查結果后,反貪委員會決定起訴前商業部長汶頌·德里耶披隆,并將進一步調查作為國家大米政策委員會主席的總理英拉是否放任腐敗產生。如果罪名成立,被提起刑事指控的英拉將失去總理資格。 除反貪委員會的壓力外,英拉政府還面臨農民的巨大壓力。由于政府高價收購大米,農民增加種植面積,而收購的大米價格過高、銷售困難,使國家財政沒有足夠流動資金支付農民。根據泰國農業和合作社銀行的數據,泰國政府拖欠農民的大米款項約1000億泰銖(1元人民幣約合5.41泰銖)。 此前,泰國政府通過發行債券籌集到370億泰銖,并計劃于今年1月16日再次發行債券籌集200億泰銖資金,用于支付欠款。但是,由于看守政府失去簽署大額金融項目的權力,發行債券被迫停止。中央選舉委員會委員頌猜表示:“看守政府任何一項對下屆政府管理國家產生影響的行為,都將違反選舉法。” 因此,財政部承諾的1月15日支付欠款無法實現,引起農民不滿。泰國大米農民協會會長巴思對本報記者說:“我們采取在各地舉行示威、通過法律途徑起訴政府這兩種方式進行抗議。”而一些激進的農民則表示,可能封堵26個府的主要道路。 由于擔心違反選舉法,泰國政府也不得不放棄出售庫存大米盤活資金的計劃。15日,泰國商業部暫停了向中國出口100萬噸大米的計劃。商業部長尼瓦探隆·汶頌派汕表示,根據對外貿易廳的交易計劃,泰國將在今年內向中國提供100萬噸大米。但由于數量龐大,交貨時間肯定會延續到新一屆政府,而選舉委員會告誡商業部不應作出可能會影響下一屆政府的承諾。商業部不敢冒著違法的危險繼續推動出口項目,于是做出推遲決定。 事實上,自實施以來,泰國大米收購政策就頗受爭議,該政策不僅牽涉經濟問題,還牽涉政治問題。英拉政府的支持者主要是草根階層,競選期間英拉就承諾將以高于市場價格從農民手中購入大米,以提高農民收入。而反對者認為,這是典型的民粹主義,是用全體納稅人的錢收買農民的選票,而且收購計劃中存在大量的腐敗機會。 |
相關閱讀:
- [ 01-16]外交部發言人呼吁泰國各方避免局勢進一步動蕩
- [ 01-16]曼谷封城出現暴力沖突 分析稱泰國政局選項不多
- [ 01-15]泰國看守總理英拉堅持大選如期舉行
- [ 01-15]泰國總理英拉宣布大選不會推遲 仍在2月2日舉行
- [ 01-15]反對派威脅捉拿泰國內閣成員 英拉堅持不會辭職
- [ 01-14]泰國抗議活動核心人物:待在竹竿加固掩體中指揮
- [ 01-14]“封鎖曼谷”讓泰滑向內戰 經濟損失已超700億泰銖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