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監控改革僅系微調難平爭議 各國須加強內功
2014-01-18 15:44? 任海軍?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王瓊 黃曉夏 |
分享到:
|
原題:新華國際時評:美國監控改革難平爭議 美國總統奧巴馬17日高調宣布了對國家安全局情報監控項目改革的決定。說是改革,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其實只是微調,并且奧巴馬堅稱不會從根本上改變美國情報監控現狀。目前來看,“棱鏡門”事件后監控項目引發的爭議很難因此而平息。 在講話中,奧巴馬將半數時間用來強調監控項目的合理性,聲稱項目的初衷是應對“9·11”事件呈現的問題。不過,美國民眾關切的顯然不是對恐怖分子的監控,而是所有民眾都可能受到監控這一威脅,因為國家安全局顯然“走得太遠了”。 美國媒體報道稱,美國國家安全局每天在全球搜集兩億條短信,這些信息沒有固定對象,跟搞恐怖活動八竿子打不著的美國民眾都可能成為監控對象。華盛頓郵報-美國廣播公司此前的民意測驗表明,約68%的民眾認為,國家安全局搜集電話記錄和互聯網數據侵犯了隱私權。 奧巴馬提出國家安全局監聽項目開啟“轉型期”,暫停大規模搜集和存儲美國公民電話記錄,并稱“我提議的改革應該給民眾更大的信心——他們的權利正得到保護”。 然而,民眾是否具有更大的信心卻不由奧巴馬說了算。新美國基金會開放技術研究所所長薩沙·邁因拉思認為,奧巴馬并沒有觸及很多關鍵問題和改革,把很多爭議踢給了國會或其他官員。參議員蘭德·保羅表示“失望”,并將繼續對國家安全局發起法律挑戰。 奧巴馬還表示,將尋求不由政府來存儲美國公民電話記錄。這個方案也有換湯不換藥的味道。參議員赫勒·迪安就擔心,這只是將侵犯隱私的責任從政府轉移到了私人公司身上。 在對外監控方面,奧巴馬聲稱,不能對親密盟友領導人實施電子監控,但美國情報機構將繼續針對外國政府的情報搜集,美國也不會僅因為自己情報工作更高效而道歉。 這樣的措辭能否挽回盟友及國際社會對美國的信心,實在需要打個大大的問號。深受美國監控之苦的德國和巴西的態度就能說明問題。 德國政府表示要好好研究奧巴馬的措辭細節,而德國民眾在推特上的反應就不無揶揄了:“很高興地知道,將來當上總理就能躲過(美國的)監控啦!” 因為美國的監控,巴西總統羅塞夫取消了原定去年10月底對美進行的國事訪問。媒體報道稱,巴西政府此次不打算公開回應奧巴馬的講話。巴西參議院一個專門調查美國監控行為的委員會成員瓦妮莎表示,除了美國總統的言辭,全世界更想要的是美國“尊重他國主權的具體行動”。 “棱鏡門”事件后,美國國家安全局在美國國內以及全球的監控范圍之廣、程度之深令世人震驚,也引起廣泛批評。內外壓力之下,奧巴馬給國內和世界的“交代”姍姍來遲,且堅持自己的說辭,毫無道歉和懺悔之意。 看來,在信息安全領域,指望“守雞舍的狐貍”發善心只能是空想,世界各國除加強內功達到“自身硬”之外別無他途。(記者任海軍) |
相關閱讀:
- [ 12-08]美國國家安全局稱1981年起批準跟蹤手機位置信息
- [ 11-04]斯諾登抨擊美國國家安全局為“最壞犯罪組織”
- [ 11-01]港媒:中國將會從美國國家安全局丑聞中獲益
- [ 09-30]美媒曝國家安全局監控美國公民大量社交網絡數據
- [ 07-26]美國眾議院投票否決限制國家安全局監控項目議案
- [ 10-31]英國記者稱美國國家安全局監聽只為政治和金錢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