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昌1月18日電 題:探訪南昌“留守兒童之家” 作者王姣 姜濤 18日,距離春節還有十多天,來自江西南昌的“留守兒童”吳茜茜像往常一樣,一遍遍數著春節到來的日子,盼望早日見到父母。 她說,爸爸媽媽都在外地工作,一年回家一次,自己從小就和爺爺、奶奶住一起,為了照顧年過七旬的爺爺、奶奶,每天獨自一人上、下學,還包干了許多家務活。 “我希望他們(父母)以后不要到外面去了……”吳茜茜搓著手指頭,怯怯地說道。 在中國,像吳茜茜一樣的“留守兒童”超過6000萬,因長期與父母“分居”,缺少關注與情感呵護,他們多性格柔弱,有自卑、孤獨等心理,更容易受到外界傷害。為緩解這一現象,中國不少地方建立了“留守兒童之家”。 中新網記者了解到,在勞務輸出大省江西省的省會城市南昌,目前就有765個“留守兒童之家”,這里多配以圖書館、心理咨詢室、活動中心、親情熱線等,并召集志愿者進行課程、心理等方面的輔導。 本周,中新網記者走訪了南昌市青山湖區塘山鎮高新社區的“留守兒童之家”,這個不到百平米的地方,卻是60多個孩子在放學后,節假期間最溫馨的“家”,有“三點半書房”、“心語驛站”、“親情話吧”等10余項功能。 |
相關閱讀:
- [ 01-16]莆田秀嶼計生局“親情傳遞” 關愛留守兒童
- [ 01-15]漳浦留守兒童想陪爺爺過年 寫心愿讓爸媽回老家圍爐
- [ 01-14]周寧公安局結對幫扶禮門鄉中心小學留守兒童
- [ 01-13]美媒關注中國農村留守兒童家庭 一年僅春節團聚10天
- [ 01-10]福州大學生建議:畢業在即 捐寢室用品給農村留守兒童
- [ 01-10]象湖鎮:為留守兒童建立檔案
- [ 01-10]福州大學生建議:畢業在即 捐寢室用品給農村留守兒童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