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月16日電(記者姜春媛)有這樣一種說法,2013年是個名副其實的“口罩之年”,在這一年,我們的呼吸系統經歷了一場“災難”。2013年《中國氣候公報》1月14日公布,2013年的霾天創52年來最多;而近日,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主任張大偉披露, 2013年北京空氣質量達五六級的重污染天數累計為58天,相當于每六七天就會出現一次重污染天氣,16日是2014年春運大幕開啟首日,北京空氣質量指數:486,嚴重污染;此外,去年10月,一場深秋大霧致使東三省的省會城市全部處于重度污染;12月初,一場持續時間超過一周的霧霾襲擊了我國25個省份、100多個大中型城市。 “核霧染”真的確有其事嗎? 近日一條突然躥紅的網帖稱“空氣中含有放射性元素鈾是目前國內大范圍霧霾的原因”,于是“核霧染”這個新詞開始“走紅”。“核霧染”真有其事嗎? 環境保護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副總工程師陳曉秋指出,我們對放射性物質的認識,應該說在我們生活的環境當中,也就是自然界當中,這是普遍存在的現象,也就是說任何物質里面,不管它含量多與少都是含有這種物質的。包括我們的體內,這種物質也是有的。大家關注的不光是這樣一個題目,而是說達到什么樣的程度會對大家造成影響。“大氣當中這些東西是不是就像網上那篇文章說的那樣,我覺得現在好像還沒嚴重到那樣個程度。也就是說,通常在我們這個領域里面講的‘放射性’是我們環境保護當中關注的一個方面,但是對于公眾健康來講,它只是眾多的因素中一的種,而且不是主要危害因素。” “至于說發現在燃煤電廠旁邊有高輻射區,我覺得這種說法非常不科學,因為已有過這方面大量實驗和研究來表明,它排放出去的量是非常小的。”陳曉秋說,近年來,包括國外也在做這方面的工作,咱們國家也在做這方面的工作。包括環保系統前幾年做過一次全國污染源調查,里面不光是非放射性的調查,也包括大家提到的所謂伴生礦也有。至于鈾里面面對公眾的計量是沒那么大的。 |
相關閱讀:
- [ 01-19]春節漸“無聲”:霧霾“入侵”中國年味兒
- [ 01-17]中國多省市深陷霧霾 氣象部門啟動“雙預警”
- [ 01-16]北京遭遇霧霾天氣 PM2.5濃度再次爆表
- [ 01-16]河南連續多天霧霾 燃煤煙塵是空氣污染頭號元兇
- [ 01-15]大學語文現“奇葩”考題:老子如何看待霧霾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