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國向外國記者展示日軍侵華罪證
2014-01-20 09:36?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晨 林晨 |
分享到:
|
外媒稱,中國外交部16日邀請外國記者參觀了展示第二次世界大戰日軍暴行的遼寧省沈陽市的設施。 據日本《每日新聞》1月17日報道,中國外交部相關負責人解釋說,這一活動是“應外國記者的要求而策劃的”。中國政府強烈反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開展這一活動很可能是為了向國際社會介紹日軍過去的所作所為,以達到牽制安倍的目的。 據負責人介紹,采訪團由日本、印度、西班牙、韓國、英國、新加坡等媒體相關人士組成。他們參觀了“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以及在二戰中關押了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荷蘭、法國等2000多名俘虜的設施。 現年90歲的李立水曾經瞞著日本兵向俘虜提供黃瓜。他回顧說:“日本兵不讓跟俘虜說話,我們害怕極了。” 一名印度報紙的記者說:“雖然歷史問題很重要,但我們更關注的是兩國如何相處。” 韓國《朝鮮日報》網站1月17日報道稱,來自6個國家的38名外媒常駐記者16日下午在中國外交部人員的帶領下來到遼寧省沈陽市二戰盟軍戰俘營舊址。中方解說人員介紹說:“這個戰俘營曾經囚禁了來自美國等6個國家的2000多名盟軍戰俘。日軍在這里開發細菌武器,并用盟軍戰俘做實驗。” 戰俘營舊址庭院內有一個“死難者碑墻”,上面是在該戰俘營內死亡的250多名戰俘的英文名字。當時在該戰俘營“工作”的中國人李立水說:“盟軍戰俘被關在狹小的房間里,受盡虐待。但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卻否認侵略歷史。” 同行的一名日本記者表示:“中國政府把外媒記者帶到這里是為了使中日歷史糾紛成為國際焦點。”這名日本記者說:“我來這里是為了了解中國以何種方式展開輿論戰。” 來自6個國家的20家媒體參加了中國外交部舉辦的這次采訪活動。其中韓國和日本記者分別有16人和15人。西方記者只有來自英國和西班牙的兩名記者。 記者團當天還參觀了沈陽的“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博物館的6個展廳像墳墓一樣在地下相連,日本軍國主義野蠻行徑的各種照片和資料隨處可見。其中包括被鍘刀和日本刀砍斷頭顱的中國人照片以及在鐵桶內釘滿釘子的拷問工具等展品。 外媒記者團將于17日前往遼寧省撫順市的平頂山慘案紀念館。“平頂山慘案”是1932年9月日本侵略者用槍掃射3000多名中國人的集體屠殺事件。 據《印度教徒報》網站1月17日報道,該博物館展示了侵華日軍犯下的種種暴行,還有關于現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外祖父的記述,記述稱其為“甲級戰犯”。 報道稱,對記者開放“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正值該國與日本關系持續吃緊、且與日本的宣傳戰愈演愈烈之際,其導火索是兩國就東海島嶼存在“主權爭端”,就戰時歷史問題持續存在的分歧則導致上述局面更趨復雜。 中國國家媒體經常突出報道實施侵略的軍隊犯下的種種暴行,如“南京大屠殺”。安倍最近激怒了中韓兩國——韓國也曾被日本“占領”,因為他是過去7年來首位參拜靖國神社的日本領導人。雖然安倍表示“對歷史深刻悔悟”,并承諾“絕不再發動戰爭”,但其參拜行為還是遭到北京和首爾的譴責。 報道指出,存在些許爭議的是,該博物館有關于安倍的外祖父岸信介的展品。岸信介曾在偽滿洲國任高官達三年時間。岸信介起初被控犯有戰爭罪,但東京一家特別法庭此后取消了上述指控。 有關岸信介的展品有文字敘述說:“他是一名甲級戰犯,曾任偽滿洲國政府工業部長,后于1957年-1960年擔任日本首相。”一名解說員明確告訴參觀者,該官員就是“日本首相安倍的外祖父”。該博物館的歷史學家王建學說:“我認為,我們可以看到,安倍的外祖父對他本人的觀念是有影響的。” |
相關閱讀:
- [ 01-18]涉慰安婦法案首次在美通過 日媒稱毫無還手之力
- [ 01-16]中國表示愿與亞洲受害國一道在日軍慰安婦問題上維護歷史正義
- [ 01-15]日媒:韓國擬為日軍慰安婦紀錄申遺 再向日施壓
- [ 01-14]侵華日軍家書披露:暴行連日本人自己都看不下去
- [ 01-12]吉林發現日軍侵華強征勞工罪行新證據
- [ 01-10]侵華日軍檔案發現外國人被用于731細菌部隊試驗
- [ 01-09]新發掘日軍侵華檔案顯示:慰安婦屬日本政府行為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