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國民經濟發展穩中向好 國內生產總值增7.7%
2014-01-20 10:15?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陳瑋 黃曉夏 |
分享到:
|
中新網1月20日電 國家統計局今日公布,2013年,面對極為錯綜復雜的國內外形勢,黨中央、國務院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科學創新宏觀調控方式,國民經濟呈現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56884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7.7%,二季度增長7.5%,三季度增長7.8%,四季度增長7.7%。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56957億元,增長4.0%;第二產業增加值249684億元,增長7.8%;第三產業增加值262204億元,增長8.3%。從環比看,四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8%。全年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7%。 一、農業生產再獲豐收 全年全國糧食總產量達到60194萬噸,比上年增加1236萬噸,增長2.1%。其中,夏糧產量13189萬噸,增長1.5%;早稻產量3407萬噸,增長2.4%;秋糧產量43597萬噸,增長2.3%。全年棉花產量631萬噸,比上年減少7.7%;油料產量3531萬噸,增長2.8%;糖料產量13759萬噸,增長2.0%。全年豬牛羊禽肉產量8373萬噸,比上年增長1.8%,其中豬肉產量5493萬噸,增長2.8%。生豬存欄47411萬頭,比上年下降0.4%;生豬出欄71557萬頭,比上年增長2.5%。全年禽蛋產量2876萬噸,比上年增長0.5%;牛奶產量3531萬噸,下降5.7%。 二、工業生產增勢平穩 全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9.5%,二季度增長9.1%,三季度增長10.1%,四季度增長10.0%。分經濟類型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6.9%,集體企業增長4.3%,股份制企業增長11.0%,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8.3%。分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6.4%,制造業增長10.5%,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6.8%。分地區看,東部地區增加值比上年增長8.9%,中部地區增長10.7%,西部地區增長11.0%。分產品看,全年464種工業產品中有340種產品產量比上年增長。其中,發電量增長7.6%,粗鋼增長7.5%,鋼材增長11.4%,水泥增長9.6%,平板玻璃增長11.2%,十種有色金屬增長9.9%,焦炭增長8.1%,硫酸(折100%)增長5.8%,燒堿(折100%)增長6.6%,化學纖維增長8.1%,乙烯增長8.5%,微型計算機設備增長7.8%,集成電路增長10.4%,汽車增長18.4%,其中轎車增長16.6%。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銷率達到97.8%。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113471億元,比上年增長5.0%。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7%,環比增長0.71%。 1-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333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3.2%,其中,主營活動利潤5370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4%。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27個行業主營活動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12個行業主營活動利潤比上年同期減少,2個行業由上年同期主營活動虧損轉為盈利。1-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5.64元,以利潤總額計算的利潤率為5.77%。 |
相關閱讀:
- [ 05-22]積極發展核電 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能源保障
- [ 01-17]關于福建省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決議
- [ 01-16]劉修德作關于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審查結果報告
- [ 11-21]實業創造財富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和根本
- [ 11-09]大力夯實國民經濟基礎——十八大以來國企改革發展述評
- [ 10-21]漳浦縣人大督查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報告“審議意見”辦理情況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