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城鎮居民收入跑輸GDP 專家吁收入改革提速
2014-01-20 18:22? 張棉棉?來源:中國廣播網 責任編輯:張海燕 李艷 |
分享到:
|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國家統計局今天公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國內生產總值也就是GDP較上年增長7.7%,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0%,居民收入增速跑輸了GDP的增速。國家統計局方面對此如何回應? 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認為,國內外經濟環境復雜,城鎮居民收入能保持現在的增速并不容易。 馬建堂:在去年這樣嚴峻復雜的形勢下,經濟下行壓力比較大,相當多的企業存在經營困難,在這種背景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能實際增長7%,名義增長9.7%,我認為這個速度并不低,也不那么容易。 另外,馬建堂強調,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7%,是個人均的概念,而GDP增長7.7%卻包含人口的增長。去年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是將近千分之五,如果把人口增長的因素考慮進來,我國人均GDP增長是7.2%,這樣就意味著二者基本同步。 馬建堂:GDP增長7.7%是指全國而言的。我們的城鎮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只是全國居民收入的一部分,如果把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的收入加權匯總,我想它就超過了GDP的增長速度。 在城鎮居民收入低于GDP的同時,好消息是,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為9.3%,不僅比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速高,更跑贏了GDP。這又是為什么? 馬建堂:農民工的務工收入去年我們調查統計是2609塊,年均增長13.9,增速比較高,不少地方仍然還存在著招工難,很多企業我們下去調研反映人工成本增長10-15%,所以農民工的收入增長比較快。第二,去年中央支農惠農政策的力度很大,去年各級財政對農業的轉移支付補貼大概1700億元左右,所以與此相適應,農村居民的轉移性收入增長得更快一點,增長14.2%。 雖然2013年GDP增速分別與城鎮、農村居民收入相比,都相差無幾,但不可否認的是,和城鎮收入來比較,不管是0.7個百分點,還是0.2個百分點,差距仍然存在,那么,這一差距究竟是怎么形成的?此前國家提出到2020年實現居民收入倍增的目標,這一目標又將如何被推進?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認為,在以投資為主拉動經濟增長的模式下,新增的GDP大都進入到生產領域,而非消費領域,這樣就影響著居民收入的增長。而中國之聲特約觀察員馬光遠表示,現在出現GDP跑贏城鎮居民收入增速主要原因是,GDP構成中,居民收入所占比重過小。 馬光遠:因為這個增長模式仍然是一個投資拉動這樣一個模式,那么在這種模式下我們看整個國民收入的一個分配格局會傾向于比較正式的書面制度,我們現在居民收入占整個比重基本上50%左右,這個比重本身是比較低的,再一個我們看到整個經濟增長含金量我想也有關系,就是一塊錢的GDP錢能夠產生的這種現金流,老百姓能夠得到的實惠也并不是很多。 去年提出的收入倍增計劃,讓老百姓格外振奮,但要想實現這一目標,卻絕非一句話可能概括。在馬光遠看來,除了調整在經濟增長中減少投資的比重、加大消費的比重,更多還應該在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結構分配上做文章,促進擴大就業。 馬光遠:因為深層一方面是解決就業最多的,另一方面它本身也是含金量比較高的一般情況下,三產本身這個行業的收入是高與二產高于一產,所以這個產業結構的變化也能夠帶來你收入的一個變化。(記者張棉棉) |
相關閱讀:
- [ 12-16]住建部:2013年城鎮保障房建設年度目標任務完成
- [ 01-14]財政部:多措并舉力保完成2013年城鎮保障房任務
- [ 05-25]城鎮化四大誤區:從GDP崇拜到城鎮化率崇拜
- [ 03-31]泉州人均GDP突破9000美元 城鎮化水平首超60%
- [ 12-06]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前瞻:淡化GDP指標推進城鎮化
- [ 03-31]去年泉州城鄉居民收入跑贏GDP 城鎮化水平59.3%
- [ 01-18]2011我國GDP增長9.2% 農村收入增速快于城鎮
- [ 07-30]福建GDP質量全國排第七 廈門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增12.1%
- [ 07-25]重慶上半年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過萬 GDP增速全國第二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