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號文件解讀:吃的和種的,要端好同一碗飯
2014-01-20 20:41? 王立彬?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張海燕 李艷 |
分享到:
|
(一號文件解讀)吃的和種的,要端好同一碗飯——國家糧食安全將強化央地產銷共同責任 2014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抓緊構建新形勢下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加大力度落實“米袋子”省長負責制,進一步明確中央和地方的糧食安全責任與分工,主銷區也要確立糧食面積底線、保證一定的口糧自給率。相關部門權威人士認為,這明確了國家糧食安全中央與地方、主產區與主銷區的國家糧食安全共同責任。 國家糧食局局長任正曉說,糧食安全省長負責制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一項基本制度,也是糧食流通管理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推動這項體制的改革,就是要進一步明確中央和地方的糧食安全責任與分工,在中央承擔首要責任的同時,全面落實省級人民政府在糧食生產、流通、穩定區域市場和糧食質量安全方面的責任,真正建立起在國家宏觀調控下省級人民政府對糧食安全全面負責的體制。” 任正曉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全面深化改革、保障糧食安全,必須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既要尊重市場的一般規律和農民的市場主體地位,又要考慮糧食作為特殊商品的公益屬性和目前種糧農民在市場中尚處弱勢地位。關鍵是合理確定政府干預糧食市場的邊界并處理好中央和地方的關系。“核心是要科學劃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糧食事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中央和地方要共同負責,中央承擔首要責任,各級地方政府都要樹立大局意識,自覺承擔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責任。關鍵是要切實落實好糧食安全省長負責制,上下聯動,共同加強糧食生產能力、儲備能力和流通能力建設。” 據介紹,今后將科學界定中央和地方兩級儲備的功能定位、調控責任。地方儲備糧主要是用來保應急、控糧價、穩市場,是區域內應急保供的第一道防線;中央儲備糧主要用于應大災、守底線、穩預期,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撒手锏”。要按照“規模適度、結構合理、責權清晰、監管到位、保障有力”的原則,深化儲備糧管理機制改革,更好地服從和服務于政府宏觀調控。 一號文件強調,主銷區也要確立糧食面積底線、保證一定的口糧自給率。近年來,隨著城鎮化、工業化發展,糧食主產區水土勞動力等要素繃得越來越緊。目前全國75%以上糧食產量、80%以上商品糧、90%左右糧食調出量來自主產區。從湖廣熟、天下足的荊楚大地到四川天府之國,越來越多魚米之鄉開始靠“北糧南運”填飯碗。國土資源部副部長王世元說,近13年,僅東南沿海5省就減少水田1798萬畝,相當于減掉福建全省水田面積。城鎮用地增加4178萬畝,大多占優質耕地。遏制良田被鋼筋水泥一圈一圈地吃掉的局面,必須強調糧食主銷區責任。 據介紹,今后國家扶持糧食生產政策進一步向主產區傾斜同時,將探索主銷區與主產區、調出區與調入區利益補償機制,使主產區種糧不吃虧。同時,國土資源部、農業部將從控制500萬人口以上大城市開始,由大到小、由近及遠,從城市周邊劃定永久基本農田紅線,使吃糧的和種糧的一樣,有不能逾越的紅線。(記者 王立彬) |
相關閱讀:
- [ 01-20]中央一號文件首提農民承包經營權可抵押擔保
- [ 01-20]原標題:中央一號文件連續11年聚焦“三農” 將完善中國糧食安全保障體系
- [ 01-20]中央一號文件:農民承包經營權將可抵押擔保
- [ 01-20]中央一號文件首提目標價格制突出市場作用
- [ 01-20]中央一號文件解讀:按糧食生產情況補貼 農民增收可期
- [ 01-20]中央一號文件連續11年聚焦三農 將完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
- [ 01-20]中央一號文件:允許農村集體經營建設用地入市
- [ 01-20]中央一號文件首提農民承包經營權可抵押擔保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