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景區關停30家高檔會所 將依產權決定去向
2014-01-21 10:17:21?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責任編輯:陳瑋 我來說兩句 |
繼2002年10月成為全國第一個免費開放的5A級風景區之后,杭州西湖景區再次引來一片“點贊”之聲。 1月16日,杭州市政府整頓“會所歪風”,陸續關停了西湖景區的一批高檔會所。昨日(1月20日),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以下簡稱西湖管委會)副書記、副主任張鴻斌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前期已經確定要關停的高檔會所總共有30家。 此次杭州關停西湖景區高檔會所之舉,除劍指腐敗外,也被視為進一步讓風景資源回歸普通大眾。記者注意到,2012年有媒體在西湖景區首個“免費十年”總結中提到,整個杭州旅游收入不降反升,且免費西湖成為風景資源回歸大眾的典范。 關停30家會所/ 據新華社消息,1月16日杭州關停了西湖會、蓮莊、聽濤居、抱青會館、柳鶯玖號5家位于西湖景區的會所,17日又關停了吳山會館等10家會所。另據浙江日報微博消息,昨日,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公布,有8家景區內高檔經營場所從即日起關停整頓。其余景區所有名人故居和文化遺址內的高檔經營場所,也將于近幾日相繼關停。 這些以餐飲為主的會所,多由當地企業家或名人出資建造或租賃,其共同特點是消費價格驚人,以至于讓普通游客和市民望而卻步。如此前已經關停的“江南會”,被稱為杭州最高檔、最低調的私人會所,會員年費20萬元,還要經過嚴格審核;“胡府家宴”位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胡雪巖故居百獅堂內,只提供小量定制餐飲服務;位于杭州吳山景區管委會辦公駐地的 “吳山會館”,2008年曾被媒體報道稱,最貴的套房價格為2980元。 張鴻斌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這次查處關停會所依照兩條標準,一是看公共資源是否被少數人利用,二是這些場所是否存在 “四風”提到的高檔消費等不正之風。 此前有西湖管委會負責人接受其他媒體采訪時表示,西湖景區經營的1760家旅游配套服務企業中,消費定位較高的有38家,1月25日之前將全部關停或整改。而張鴻斌明確向記者表示,現在已經確定要關掉的是30家。 免費西湖的“生意經”/ 此次關停景區內的會所,也被視為再次讓西湖風景資源回歸大眾的舉措。 早在2002年10月,杭州決定西湖景區免費開放,在門票經濟風行的當時引來軒然風波。根據杭州媒體的報道,當時西湖僅景點門票收入一項就超過2000萬元/年,像太子灣公園,門票收入每年以20%的幅度增長,免費前門票年收入已經快到250萬元/年。 當時官方曾做過估算,西湖免費10年,將減少門票收入2億元。但西湖非但不會虧損,反而賺得更多。根據“241”算法,只要每個游客在杭州多停留24小時,杭州市的年旅游綜合收入便會增加100億元。 從西湖景區免費政策實行效果來看,10年前的做法無疑是富有遠見的。2011年杭州市旅游總收入達到1191億元。當時的西湖管委會黨委書記王水法算過一筆賬,“免費西湖”的品牌,降低了旅游成本,使更多人愿意來杭州。游客增加和逗留時間延長,使杭州市餐飲、旅館、零售、交通等服務行業獲得更多的發展空間,為杭州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和經濟效益,從而促進城市的整體經濟發展。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曾對 “免費西湖”評價稱:沒有圍墻、不收門票的完整西湖,將自己的每一寸綠地和每一處景觀,都奉獻給了廣大游客,在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等方面均實現了 “不設門票的和諧發展”。 關于西湖景區的會所,西湖管委會負責人此前接受采訪時曾表示,有三類地方,絕對不允許高檔消費場所的存在:一是商業范圍內,即公園景點內;二是名人故居、歷史建筑內;三是文化遺址范圍內。但面向大眾的低端消費場所是允許的。 張鴻斌表示,餐飲場所應該是大眾走得進去、消費得起,而且沒有最低消費的場所。而現在被列出的會所,消費比較高,跟大眾消費不符合。 浙江大學區域與城市規劃系教授周復多告訴記者,對免費開放的西湖而言,不會因為多了幾家會所,收入就會提高;也不會因為一些會所被關掉,收入就會減少。把歷史文保建筑騰退出來,不但更有經濟意義,而且具有很大的社會效益。 至于這些關停后會所所在建筑未來的去向,張鴻斌表示,因為西湖景區建筑的產權比較復雜,接下來將根據不同的類別和性質,重點研究,明確后對外統一發布。 |
相關閱讀:
- [01-17] 高檔會所是怎么開起來的
- [01-16] 北京市屬公園高檔會所關停 部分已對游客開放
- [12-24] 清理高檔會所,讓腐敗無處躲貓貓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