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條臭不可聞的河流,都曾有一個美麗的過去,武義江就是如此。 去年年底,本報《市民問政》欄目曾把目光對準武義江,直指水環境污染問題。在本報推動和有關部門的重視下,多數問題得以解決,但仍有部分問題猶如頑疾,尚未有效根治。1月18日,記者再次來到武義江回訪,發現市區二環南路武義江大橋附近河段垃圾遍布,有村民亂倒的,有施工單位偷偷傾倒的,儼然成了一個垃圾場。 苗木工人: 三天兩頭有車來倒 1月18日下午2時,武義江大橋下,苗木工人曾馮慶沿著一條崎嶇不平的泥土路往橋上走,當走到一堆垃圾邊時,他嘆了口氣:“不是剛被清理走嗎,怎么又有了?” 老曾說的垃圾堆就在武義江大橋下,共有4堆,周邊還零散地掉落著瓶子、廣告牌等其他垃圾。遠遠望去,大橋南側橋下猶如一個垃圾場。 記者用樹枝翻開靠東側的一處垃圾堆,一股刺鼻的油漆味撲面而來,5只曾裝過白色油漆的油漆桶赫然在目。垃圾堆里還有海綿泡沫、幕布、墻紙、網兜、磚塊、打折廣告牌…… 在西側一處垃圾堆內,還有更惡心的:幾塊沾滿黑色機油的白布邊,散落著一些衛生巾。一塊“禁止亂倒垃圾”的告示牌被拆成兩半。 對于這些垃圾,老曾一臉無奈:“這些垃圾除了部分是過路人隨地亂扔外,多數是一些小貨車專門運來傾倒的。前兩天,我還看到一輛金華牌照的藍色小貨車,偷偷把大半車建筑垃圾倒下,等我跑過去時,小貨車駕駛員一踩油門就跑了。” 過去發現垃圾多了,老曾也會給水務部門打電話,但后來他也不打了,因為政府部門的清理速度遠遠趕不上亂倒垃圾的速度,往往前腳剛清理走,亂倒者后腳就跟來了。 記者發現,泥土路是連接橋上和橋下的唯一通道,雖然路況不好,但足夠讓小貨車等底盤較高的車輛通過。路面上被車輪碾壓過的痕跡清晰可見。 能否在路道上設立路障,以禁止車輛通行?老曾說這樣也不妥。“橋下種了數百畝苗木,運輸時需要車輛。哪怕是真設了路障,也于事無補,這些貨車完全可以隨意傾倒在道路兩側。我覺得,最主要的問題還是這里沒有電子監控,沒法對違規車輛進行有效監管。” 倒垃圾者: 亂倒省時又省力 1月19日上午,記者又來到武義江大橋,發現一輛藍色客運貨車停在路邊,駕駛員正忙著更換輪胎。在貨車20米遠處,扔著一小堆建筑垃圾。 駕駛員自稱姓傅,婺城區安地鎮人,從事貨運生意已有3年,但他矢口否認那堆垃圾是他所倒。但在他的后車斗里,還留著一些碎石片。 “我昨天拉了一車磚頭,所以車上有碎片。”傅先生解釋道。 對于貨車亂倒垃圾問題,傅先生說了解一些。“倒建筑垃圾的貨車分為兩類,一類是一些建筑公司、裝修公司雇用的車主會定期把裝修廢品拉出來扔掉;一類是‘散戶’,平時主要跑貨運,偶爾哪戶人家有生意了,去攬個私活。倒生活垃圾的主要以‘散戶’貨車為主。” 傅先生說,這里的建筑垃圾,不僅有周圍在建樓盤扔的垃圾,市區不少在建樓盤也偷偷往這里倒建筑垃圾。建筑工地上的建筑垃圾包給了一些個人,一般情況下,這些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會運往金東區的十八里垃圾場,私車每車120~180元不等,但為了省時省力,一些個人開著車趁夜色開到這里,倒完就走。 傅先生說,這里已經成了一個免費的公共垃圾場,而且多年沒有相關部門進行管理,處于監管空白狀態,“不用花一分錢,離市區也不遠,監管肯定不夠到位。”這些便利條件使得武義江的河床成為一個垃圾場。 水務部門: 一夜間增62袋垃圾 武義江流經婺城區雅畈鎮,記者在該鎮的孟宅橋附近看到,垃圾也是隨處可見。 1月15日,婺城區水務局河道管理所工作人員在孟宅橋附近,共清理出各類垃圾200多袋。垃圾五花八門:磚塊、水泥砼、坐便器、死雞、死豬……當時,水務部門花了半天時間才將這些垃圾袋清理走。1月16日,當水務部門工作人員再次來到孟宅橋,發現又被倒了數堆建筑、生活垃圾,請了15人清理,又清理出62袋垃圾。這都是在一夜之間新增的。 對此,婺城區水務局河道管理所副所長邢衛忠一臉無奈:“這兩天,我每天都會到這里來轉轉,發現垃圾及時清理,但亂扔垃圾的人還是很多。部分村民會把家中的垃圾直接扔到江中,我們上前勸阻,還被人說多管閑事。我們人手有限,轄區河道有不少,不可能整天待在一處等候,只好聘請附近村民當看管員,但效果也很有限。” 金耕春就是水務部門聘請的看管員,平時在江邊一家工廠當門衛。他說,白天亂扔、亂倒垃圾的現象還比較少,一到了晚上,一些車輛會趁著夜色偷偷亂倒,防不勝防。而且孟宅橋屬于那種車流量較大的路段,幾輛車經過、停下再平常不過。 說著,金耕春指著告示牌邊一堆磚頭說,這些就是昨晚新倒的,因為時間很晚,等他發現出去時,車子已經跑遠了。記者看到,這些磚頭其實是裝修時敲掉的墻面磚。 邢衛忠說,水務部門經常上門向沿江村民做宣傳,部分村民表示贊同,也有部分村民認為垃圾扔在江邊早已習慣,水務部門是多此一舉。 “做好市民的宣傳教育,讓他們不亂倒垃圾,我想是目前急需要做的一件事。”邢衛忠說。 |
相關閱讀:
- [ 01-21]莆田西洙村成堆垃圾就地焚燒 刺鼻氣味難以忍受
- [ 01-20]泉州寶秀小區一草地突發大火 疑焚燒垃圾引起
- [ 01-20]北京垃圾填埋場3年內填滿 處理量缺口每日數百噸
- [ 01-20]腦癱小伙做五年“義工” 每天幫小區居民扔垃圾
- [ 01-20]馬來西亞每年耗巨資收垃圾 人均垃圾產量超標準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