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唐山2月22日電(白云水胡向明)潘家峪慘案73周年紀念日前夕,36名幸存者得到了民間援助。中國民間對日索賠聯合會22日在此間舉行“救助二戰受害幸存者基金發放儀式”,聯合會代表孟惠忠表示,全國人民沒有忘記這些幸存者,這既是愛心也是警鐘,更希望歷史不會重演。 潘家峪是位于唐山市豐潤區的一個小山村,二戰時期是抗日堡壘村。1941年1月25日,3000多個侵華日軍對手無寸鐵的村民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1230名同胞遇難,制造了震驚中外的“潘家峪慘案”。 中國民間對日索賠聯合會是由在日本軍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遭受各種人身、物質和精神損害的海內外華人、僑胞、中國公民、法人、團體及其法定承繼者和有志于對日索賠的愛國人士自愿參加組成,具有聯絡、服務、咨詢性質的民間社團。期間,民間對日索賠作為“兩會”議案,兩次提交全國人大會議;目前對日提起索賠訴訟20多起,一些二戰受害者的陳述及圖像被整理和收集。現在,越來越多的受害者及其家屬意識到自己的權利,也有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到對日索賠的行列 據孟惠忠介紹,此次捐助活動共涉及111個幸存者,包括36個潘家峪慘案幸存者,10個細菌戰幸存者,18個慰安婦,47個擄日勞工幸存者,每人獲捐助1000元。孟惠忠說,此次活動得到了全國各地的支持,希望幸存者在晚年感受到來自民間的溫暖,也要讓全國人民牢記過去的苦難,爭取和平的生活。 22日清晨,三聲沉悶的鐘聲久久回蕩在山間,24位耄耋老人傴僂駐立在慘案主現場潘家大院的墻外,這個曾經富裕的地主大院如今只剩斷壁殘垣。老人們說,當年他們還是幼小的孩子,親眼目睹了慘案的發生。 在遇難者陵園,潘家峪村村主任潘瑞桐說,他身后的四座大墳就是1941年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在潘家峪犯罪的鐵證,1230名遇難同胞就埋在這里。潘家峪人民受傷的心至今未能平復,而日本政府、安倍當局否認這段歷史,潘家峪人民絕對不答應。 潘家峪村村民潘貴清代表幸存者及遇難者后人宣讀了《寫給日本政府的一封公開信》,表達了對遇難親人的懷念、對家園的熱愛和對日本政府的強烈譴責。他說:“我家7口人,5人慘遭殺害,這是不可掩蓋的歷史。我們期待日本政府能為歷史負責,期待你(安倍晉三)對我慘死的1230位父老鄉親給個說法。” 潘家峪慘案遺址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附近的潘家峪希望小學寓意著幸存者的期望。如今的潘家峪村也是遠近聞名的旅游區,因盛產葡萄而被稱為“北方的吐魯番”,村民們珍惜著這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完) |
相關閱讀:
- [ 01-18]涉慰安婦法案首次在美通過 日媒稱毫無還手之力
- [ 01-18]別讓綏靖再把世界拖入戰爭
- [ 01-17]日本“二戰最后投降兵”去世 在菲戰至1974年
- [ 01-08]日本將在中國東北新建設施 處理二戰遺棄化武
- [ 01-05]二戰時德軍士兵試用自慰器照
- [ 01-04]德國挖掘工程引爆二戰遺留炸彈致9人傷亡
- [ 01-02]安倍將訪島國祭拜二戰日軍 分析稱或為牽制中國
- [ 12-31]安倍參拜,中國外交的戰略機遇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