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月22日電(記者李亞光)中央提出的放開“單獨兩孩”政策何時實施?“單獨”家庭何時可以生育第二個孩子? 據權威部門介紹,啟動實施“單獨兩孩”政策,全國不設統一的時間表,將由各省(區、市)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具體時間,通過省級人民代表大會或其常委會修訂地方條例或作出規定,穩妥、扎實、有序、依法組織實施。 目前,一些省份正在召開地方兩會,透露出一些這項政策的推進情況。 繼浙江之后安徽第二個實施“單獨兩孩”政策 記者劉美子、鮑曉菁合肥報道:1月22日上午,安徽省第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審議通過《安徽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修正案》,自23日公布之日起,安徽省正式實施“單獨兩孩”政策。 安徽省是繼浙江省之后,第二個實施“單獨兩孩”的省份。安徽省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高俊文介紹,安徽省自1984年就實施了“雙獨”和農村“單獨”可以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此次生育政策調整,對安徽省人口發展影響不大。 根據調查推算,安徽目前城鎮戶籍人口中符合“單獨”條件且有意愿再生育的育齡夫婦在19.0萬人左右。在生育政策調整后一個時期,出生人口數將適度增加,但不會大幅提高人口出生率。到2015年全省人口預計將達7070萬人左右,不會超過“十二五”人口規劃控制目標。 青海“單獨兩孩”政策有望在上半年啟動 記者李亞光從正在舉行的青海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獲悉:“單獨兩孩”政策將于今年上半年在青海落地: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并且不受四年生育間隔的限制。 青海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張進京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青海省“單獨兩孩”政策的前期工作已經完成,有望于今年上半年啟動實施。他說,青海目前符合“單獨兩孩”再生育條件的夫婦目標人群總量不是太大,不會出現短期人口暴漲和醫療設施跟不上的問題。 天津“單獨兩孩”最遲上半年“落地” 記者周潤健天津報道:出席天津市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的天津市人大代表、市人口計生委主任張麗娟表示,“單獨兩孩”政策最遲在今年上半年內啟動實施。目前各項準備工作正在積極有序進行。 長期以來,天津一直處于低生育水平,2012年天津出生人口12.11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63‰,大大低于全國7.15‰的平均水平。全市的總和生育率(平均每個婦女生育子女數)為1.1~1.3個,同樣低于全國1.5~1.6的平均水平。 張麗娟告訴記者,如果實施“單獨兩孩”政策,短期內出生的人口會有所增長。以“六普”數據為基礎,考慮到政策放開預期,天津在2013至2020年人口出生規模將呈現先升后降的趨勢,在2015年達到年出生人口14.5萬人左右,而后逐漸回落,2020年出生人口下降到11萬左右。總體來說,“單獨兩孩”政策的實施對天津人口總量影響不大,對衛生、教育等公共服務應該也不會產生較大影響。 廣東最快年內落實“單獨兩孩”政策 記者葉前廣州報道:廣東省衛生和計生委主任陳元勝17日在廣東省十二屆人大二次會議上披露,廣東最快年內落實“單獨兩孩”政策。 廣東的常住人口超過1億人。有擔心放開“單獨兩孩”后,廣東或迎來一個人口出生高峰。此前廣東省衛計委的摸底調查顯示,8成的單獨家庭有意愿生育第二個孩子。根據2011年廣東省衛計委有關調研估算,放開“單獨兩孩”后,廣東每年約增加10-13萬新生兒。 陳元勝說,如果今年內能夠實施,那么明后年會是一個高峰。但作為一個人口大省,因“單獨兩孩”政策多出生的人口不會太多,比例也非常小,對廣東的經濟、衛生和社會保障等不會造成太大的壓力。 北京、江蘇、廣西將于3月實施“單獨兩孩”政策 據新華社記者了解,浙江省于1月17日成為全國首個“單獨兩孩”政策落地的省份,北京、江蘇、廣西也將于3月實施“單獨兩孩”政策。 北京市計生委副主任徐捷表示,近年來,北京每年新出生人口都在15萬左右。在生活成本高企、生活觀念轉變等多重因素影響下,估計這個數字不會出現太明顯的波動,即便有高峰,也是“小高峰”。 |
相關閱讀:
- [01-18] 浙江“單獨兩孩”政策“落地” 為全國首個實施省份
- [12-07] 衛計委:北京已啟動單獨兩孩立法程序
- [01-18] 三問國內首個單獨兩孩落地政策:是否現人口爆棚?
- [01-07] 毛群安:要著力做好實施“單獨兩孩”相關服務工作
- [01-18] 浙江實施單獨兩孩:2050年將增175萬勞動年齡人口
- [01-02] 衛計委:科學制定單獨兩孩實施方案 落實備案制度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