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網站消息,人社部今日再次公開曝光10起“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典型案例,以震懾犯罪分子,維護勞動者工資報酬權益。 10起典型案例如下: “包工頭”徐勇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案 2012年12月27日,張某亮等農民工到遼寧省鞍山海城市勞動監察大隊投訴,反映海城市新東方首府A區水電工程“包工頭”徐勇拖欠73名農民工工資119.5萬元。監察大隊當即立即調查。經查,投訴人的投訴事項屬實。監察大隊依法對徐勇下達《限期改正指令書》,責令其限期支付拖欠的農民工工資。但徐勇逾期拒不改正,且對工程建設單位先行支付徐勇部分工程款用于支付農民工工資的款項占為己有,攜款逃匿。 2013年1月28日,海城市人社局依法將該案移送市公安局立案偵查,公安機關將徐勇列為網上逃犯展開抓捕。徐勇歸案后,仍拒不支付拖欠農民工工資,市檢察院依法提起公訴。經市人民法院審理,以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判處徐勇有期徒刑10個月,并處罰金5萬元。 承包人侯維金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案 2012年12月19日,李某等42名工人到遼寧省鞍山海城市勞動監察大隊投訴,反映海城市八里鎮滑石礦二采區承包人侯維金拖欠工資。監察大隊當即立案調查,經查,侯維金招用李輝等42名工人于2012年5月至11月17日在該采區工作,工作期間累計拖欠工人工資共計36萬元,且其拒不配合調查并逃匿。監察大隊依法對侯維金下達《限期改正指令書》,但其逾期仍不支付拖欠的工人工資。 2013年2月7日,海城市人社局依法將該案移送市公安局。市公安局立案偵查后,將侯維金列為網上逃犯,實施網上抓捕。3月21日,侯維金被公安機關抓捕歸案,隨后其支付了全部拖欠工資。經市人民法院審理,以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判處侯維金有期徒刑1年,緩刑2年。 華星建筑安裝工程公司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案 2013年1月,安徽省合肥華星建筑安裝工程公司承建的蚌埠市南山酈都10#、14#樓工程項目農民工向蚌埠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投訴公司拖欠工資。經查,在工程建設方已按合同約定支付華興公司工程款的情況下,該公司項目部負責人姜家彪仍以業主工程款不到位等理由拖欠150多名農民工工資560余萬元。2月1日,蚌埠市人社局依法對該公司下達《責令改正決定書》,責令限期核實并支付被拖欠的農民工工資。在案件處理期間,蚌埠市人社局、住建委和公安局多次約談姜家彪,但姜家彪逾期未改。 蚌埠市人社局依法將該案移送公安機關。公安機關于2013年2月4日將姜家彪刑事拘留。10月29日,經蚌山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以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判處姜家彪有期徒刑1年,并處罰金20萬元。 環志建材有限責任公司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案 2013年1月25日,安徽省滁州市勞動監察支隊接到王某等人投訴,反映合肥環志建材有限責任公司承建的滁州市中都大道水穩施工項目負責人武有志拖欠7名農民工工資20余萬元,不知去蹤。監察支隊當即展開調查。經查,2009年11月至2011年9月期間,武有志將結算的300多萬工程款全部挪作其它投資,后因經營不善,未能取得預期收益,于2012年3月逃離滁州,惡意拖欠王某等7名農民工工資20.8萬元。2013年2月1日,滁州市人社局依法向環志公司下達《責令改正決定書》,并派人前往武有志戶籍地及經常居住地留置公示送達法律文書。經責令限期支付后,武有志仍以逃匿的方式拒不支付。 滁州市人社局依法將該案移送滁州市公安局。2013年3月8日,武有志被抓捕歸案。7月10日,經南譙區人民法院審理,認定武有志犯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判處有期徒刑2年6個月,并處罰金5萬元,違法所得予以追繳。 “包工頭”曹小兵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案 2012年10月12日,數名農民工到福建省連江縣勞動保障監察大隊投訴,反映連江縣“浦口—曉澳”、“坑園—可門港”兩條110KV線路勞務工程“包工頭”曹小兵拖欠工資。監察大隊迅速立案調查,經查,2012年5月至9月底,曹小兵雇傭30余名農民工在該工程施工,每月只向農民工支付基本生活費。工程完工后,曹小兵與工程發包方按約定結算工程款后,未支付30余名農民工工資33萬余元,且在其承諾支付工資日即10月12日失蹤,下落不明。監察大隊以發短信、打電話、發函等形式多次聯系曹小兵,并依法對曹小兵下達《責令改正決定書》,責令其限期支付農民工工資,但曹小兵始終逃匿拒不支付。 連江縣人社局依法將該案移送公安機關。公安機關迅速立案偵查,于2012年12月22日將曹小兵抓獲歸案,曹小兵對逃匿拒不支付30名農民工工資的事實供認不諱。2013年5月6日,連江縣人民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曹小兵行為已構成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判處其有期徒刑2年,并處罰金2萬元。 “包工頭”袁學紅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案 2012年10月23日,張某等18位農民工向湖北省襄陽市襄城區勞動保障監察大隊投訴,反映襄陽市襄城區檀溪公務樓工程項目“包工頭”袁學紅拖欠工資。監察大隊迅速立案并啟動調查程序。經查,袁學紅在工程完工結清工程款后,拖欠張某等18位農民工2012年2月至5月期間工資60870元,且出具欠條。此后,張某等人多次向袁學紅討要被拖欠工資,袁學紅均以各種理由予以拒絕。襄城區人社局于2013年1月8日依法向袁學紅下達《限期改正指令書》,要求其于3日內支付所拖欠的農民工工資。法律文書由袁學紅配偶簽收。其后,袁學紅逾期拒不履行。 2013年1月16日,襄城區人社局依法將此案移送區公安分局。公安機關迅速立案偵查,于1月25日將袁學紅抓獲歸案。4月10日,區人民檢察院對袁學紅提起公訴。4月25日,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認為被告人袁學紅行為已構成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鑒于袁學紅在檢察機關提起公訴前已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依法可從輕處罰,判處其有期徒刑8個月,并處罰金4萬元。 荷城凌美手袋廠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案 2012年12月14日,廣東省佛山市高明區荷城凌美手袋廠全廠員工到高明區人社局投訴,反映該廠嚴重拖欠員工工資。經高明區人社局查明,該廠拖欠46名員工2012年7至12月份工資共計194357元,且該廠屬租賃個體工商戶,已停產停業,廠內的生產材料及機械設備等已被法院查封,經營者黎偉亮下落不明。高明區人社局依法對該廠下達《限期改正指令書》,責令其限期支付員工的工資,但該廠逾期未改。 高明區人社局依法對該廠下達《行政處理決定書》,并于2012年12月29日申請區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法院于2013年1月5日對該案作出裁定,并對該廠封存的財產中部分成品材料變賣,所得款項8萬元支付部分員工工資。區人社局于2012年12月29日依法將該案移送區公安分局。公安機關于2013年2月2日將該廠經營者黎偉亮捉拿歸案。區人民法院以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判處被告人黎偉亮有期徒刑1年,并處罰金5000元。 祥寶鞋材加工店、祥寶鞋材加工廠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案 2012年10月10日,廣東省四會市人社局勞動保障監察大隊接到工人投訴,反映四會市東城區祥寶鞋材加工店、大沙鎮祥寶鞋材加工廠共拖欠98名員工工資539726余元。監察大隊當即立案調查,經查,被投訴兩家單位法定代表人均為黃能祥,黃能祥在未完全支付工人工資的情況下,于10月9日晚離開四會市后下落不明。監察大隊依法對該兩家單位下達《限期改正指令書》,但其逾期未支付工人工資。 四會市人社局依法將該案移送公安機關,按照欠薪逃匿立案偵查。2012年11月15日,公安機關將黃能祥抓獲并拘留。2013年4月26日,四會市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黃能祥的行為已構成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鑒于黃能祥能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且提起公訴前,黃能祥及其家屬已全部支付所拖欠的工人工資,可從輕處罰。判處黃能祥有期徒刑6個月,并處罰金2000元。 “包工頭”李增輝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案 2013年1月19日,段某等4名農民工到甘肅省敦煌市勞動保障監察大隊投訴,反映敦煌市天河御景苑工地水電安裝“包工頭”李增輝拖欠其2012年4月至2012年10月期間的工資,并提供了李增輝書寫的7張工資欠條等證據材料。監察大隊隨即對李增輝進行調查詢問,李增輝對農民工工資欠條予以認可,但以還未結清全部工程款為由拒不支付拖欠的工資。經查,該工程項目部已全部結清李增輝工程款。監察大隊依法向李增輝下達《責令改正通知書》,李增輝當場簽收并未提出異議,但李增輝僅支付了段某、陳某2人的工資,未支付其他2人的工資43700元。 對此,監察大隊多次查找李增輝,但李增輝下落不明。6月4日,敦煌市人社局依法向公安機關移送該案。6月25日李增輝在重慶璧山縣被公安機關抓捕歸案。案發后李增輝委托其親屬支付了拖欠的全部工資。9月24日,被告人李增輝被敦煌市人民法院以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依法判處拘役六個月,緩刑一年,并處罰金8000元。 “包工頭”劉啟吾逃匿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案 2012年11月21日, 彭某等25名農民工向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高新區勞動保障監察大隊投訴九家灣“馬德里春天商住樓”1#2#樓地下車庫電器施工“包工頭”劉啟吾拖欠工資。經查,劉啟吾招用彭某等25名農民工于2012年4月23日至10月在該項目做電工,工程完工后,劉啟吾無法聯系,只留給每名農民工一張工資欠條,共計164011元。勞動監察員經多方聯系劉啟吾后得知,劉啟吾已經把工程勞務費基本領完但以自己承包虧損為由,沒有按要求將工資及時足額發放給農民工。勞動保障監察大隊向劉啟吾下達《限期改正指令書》,要求其于2012年12月19日前支付拖欠工資。但劉啟吾逾期未改,且再次失蹤。 監察大隊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公安機關在江蘇省將犯罪嫌疑人劉啟吾抓獲。2013年10月25日,區人民法院審理并宣判:劉啟吾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成立,判處有期徒刑1年,并處罰金2萬元。 |
相關閱讀:
- [ 01-15]人社部曝光10起欠薪典型案例
- [ 01-06]人社部和發改委表彰38個價格工作先進集體和22名個人
- [ 12-27]人社部部長尹蔚民:著力解決雙軌制待遇差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