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兩會看民生:收入增幅調低 民生投入不減
2014-01-24 08:59? 胡雅婷 商 旸 蔣云龍 寇江澤?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瑜輝 |
分享到:
|
制圖:蔡華偉 截至1月23日,除了安徽、海南、湖南,全國共有28個省份召開兩會。梳理各地政府工作報告可以發現,緊扣經濟增長目標,各地居民收入、物價指數、登記失業率等指標也作了相應調整。整體表現為:收入增幅目標調低,物價調控目標保持穩定,登記失業率目標變化不大。 專家表示,居民收入與經濟增長密切相關。2014年,20個省份調低了GDP增長目標。相應地,18個省份調低了居民收入增幅目標。與此同時,各地財政收入用于民生的比例依然不低、力度依然不減。比如,青海將把財政支出的75%投向民生。 居民收入與經濟增長同步 【數據梳理】 數據表明,調低收入增幅目標的18個省份中,西部省份達到9個,包括甘肅、廣西、貴州、內蒙古、寧夏、陜西、四川、云南、重慶。這一狀況,與各地GDP調整情況基本吻合。 在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28省份增幅目標均不低于7.5%,北京和上海最低,為7.5%;青海、新疆、貴州增幅最高,為12%。有16個省份調低增幅目標,甘肅降幅最大,由15%降至11%。其余12個省份均與2013年目標保持一致。 在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方面,28省份增幅目標均不低于7.5%,北京和上海最低,為7.5%;貴州增幅目標最高,為15%。有16個省份(與上述16省份有交叉)調低了增幅目標。僅新疆調高目標,由2013年的13%調整為13.5%。其余省份與2013年目標保持一致。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3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7%,農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9.3%。2013年,全國GDP增幅7.7%,居民收入與經濟增長同步的目標基本實現。 【專家點評】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瑞:居民收入與GDP增長相關聯,是一個水漲船高的關系。各省主動降低GDP增速目標,收入增幅目標也應相應降低,否則收入增幅的目標就難以完成。 不能說收入增幅目標降低了,就降低了對民生領域的關注。民生改善不能只通過收入增幅這一個數據衡量,還有教育、醫療、養老等等。我認為公共服務領域,地方財政的投入不會降低。 收入要與通貨膨脹相結合考慮。名義收入的增長高于通貨膨脹率,實際收入就不會降低。并且,即使增幅降低,收入也還是在增長。 |
相關閱讀:
- [ 01-23]廈門市工商聯:三大民生領域 拓寬民間資本投資渠道
- [ 01-22]薌城區法院加大執行力度服務民生
- [ 01-22]三明尤溪:項目建設“民生優先”
- [ 01-22]廈門民生問題受關注 2014年超18億元用于醫療衛生
- [ 01-21]延平區教育局緊抓民生工程 著力解決上學難題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