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公開家傳八路軍賬單:朱德鄧小平等曾住其家
2014-01-25 07:09? ?來源:山西晚報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瑜輝 |
分享到:
|
八路軍抗戰賬單單據塵封70余年后首度公開 經黎城縣洪井鄉孔家峧村郭家祖孫三代人守護得以保存 1月15日上午,記者驅車從黎城縣城沿太行山深處蜿蜒的公路向西北部行駛25公里,穿過幾條村間小道,來到洪井鄉孔家峧村郭海波家。 當年,老房東郭建仁為子孫立下“不搞宣傳”的祖訓,三代人“深度”隱藏秘密70余年。如今,郭建仁的重孫郭海波將塵封泛黃的八路軍千余賬單和單據向世人公開披露,鉤沉出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再現了八路軍與上黨老區人民的魚水深情。 千余賬單記載調運糧食物資信息 在黎城縣“紅色百村工程”領導組組長、縣人大副主任孫廣興的帶領下,記者前往郭海波家。到達后,記者看到,這是一戶兩進東西四個院落的人家,房屋至今仍保留著制作精良的舊式屋檐和磚雕。院落主人郭海波今年40歲,他介紹說,抗戰時期孔家峧全村有300多口人,1938年八路軍進駐孔家峧期間,時任村干部的曾祖父郭建仁是當地有名的醫生,也是當時八路軍總部記錄物資收支情況的財糧會計人員。 “我家里原來有50多間房屋和窯洞。抗戰爆發后,曾祖父積極為入駐孔家峧的八路軍籌糧籌款,帶領全村群眾共同開展抗戰工作,保留至今的八路軍各部糧食及調運物資的賬單,就是那時候留下的。”郭海波說。 郭建仁的兒子,即郭海波的爺爺,叫郭宜民,經常和父親在一起給八路軍幫忙。郭海波記得小時候和爺爺郭宜民住在一起時,爺爺經常給他講抗戰時的事,翻看那些保存在家里的舊賬單。郭海波將記者帶到東房內,指著挖開地面后露出的兩口大缸說,這大缸就是賬單的存放處,“是我爺爺在世時挖開地面埋下的,文件和賬單把缸裝得滿滿的。” “當年鄧小平在旁邊的房間住了8個月,卓琳在東房住了一年多。我的爺爺郭宜民原名叫郭個斗,是鄧政委給他改的名字。小時候,爺爺常給我講有關鄧政委的故事。”郭海波說。 郭海波將記者帶進西房,仿佛走進一間小型歷史陳列館,墻壁上,貼滿了八路軍129師與當地來往的各種泛黃的賬單,木桌上,整齊地碼著當時的各種書籍、信件。 郭海波拿出一沓有些發黃的單據。“你看!”他小心翼翼地將紙展開,讀出聲來。“今欠太行軍區麥子肆仟斤,落款為孔家峧倉庫,1940年9月11日。”“今收到柏官莊麥子捌石(小石)、小米壹石貳斗(小石)、包谷壹石(小石),落款是‘八路軍教導隊’,經手人是‘王之青’”。他介紹,像這樣的單據有上千份,詳細地記載了八路軍各部調運糧食和其他物資的信息,許多單據的經手人就是郭建仁,落款處有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第一二九師、八路軍教導隊、八路軍吉峪部、襄防部、決死三縱隊、抗大醫院等多個八路軍機關和生產單位的公章,還有的蓋著八路軍總部直屬部門才有的菱形公章。這些舊單據的落款日期大多集中在1940年前后,經過歲月的沉淀,許多紙張已經泛黃,還有一些已經黏在一起難以剝離。 |
相關閱讀:
- [ 01-24]吳孟超故里村醫李廷梅五十年如一日守護村民健康
- [ 01-24][呼聲]壽山鄉紅寮村村民盼保留中心衛生院
- [ 01-24]村民燒田坎草不慎引發火燒山 工作人員及時發現
- [ 01-23]漳州女不堪27年家暴刺死丈夫 500村民請愿求輕判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