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給你算筆賬 43%車票被搶后流回票池 你知道嗎?平均每張火車票需要訪問“12306”網站近千次才能預訂成功。你知道嗎?千辛萬苦“秒殺”到的火車票竟有43%無人支付流回票池。新華社記者走進“12306”網站購票后臺,首次用大數據解密全球最大的人口遷徙——春運,告訴你一張火車票背后的秘密。 -刷票 平均每秒點擊24萬次 ◎已知:84億次——1月9日,“12306”網站和手機端的總訪問量;24萬次——1月9日,該網站的平均每秒點擊量。 ◎求得:晚點鼠標一秒鐘,落后20多萬次,你就“OUT”了。 ◎結論:這是真正的“秒殺”! 微信朋友圈里有個傳得很廣的笑話:我們買的不是車票,而是彩票。 對于搶票速度和成功概率,人人都有小算盤。但大數據說,不那么精確地計算,如果按84億次訪問成功預訂879萬張票,每張票約需要956次訪問才能得到,按此頻率,鼠標點到手抽筋,那是必然的。 以1月9日為樣本,因為這一天開售臘月二十八的火車票,是不少人除夕趕回家的最后機會。而每秒24萬次的點擊量,讓“博票”成了真正的“秒殺”。 根據“12306”給出的數據,9日,人均網購車票排隊等待不超過20秒,高峰時也能控制在5分鐘以內。 -搶票 近一半車票流回票池 ◎已知:1月9日,“12306”網站預訂數879萬張,實際售出501萬張票。 ◎求得:(879-501)÷879≈43%,有43%被順利“搶”到的票沒有支付,又轉回到票池中。 ◎結論:一票難求時,為何有近一半的人,放棄了到手的“勝利果實”?他們究竟是誰呢?是黃牛嗎? 43%的票沒支付,難道是系統太弱、支付等待時間過長?數據否定了這一說法:在已付款的票中,高達58.1%的人在4分鐘內就支付了,相當于聽一首歌的時長,而在10分鐘之內支付的人達81.7%。 要么就是預訂成功的人又改了主意?可另一個衡量旅客出行選擇改變的數據卻沒這么高——9日當天,退改票數占售出票的比率僅為13.5%。 似乎只剩下一個答案:刷票軟件和黃牛的存在。雖然現有的數據暫時還無法推知,這43%之中,各種黃牛和刷票搶票軟件“貢獻”了多少,又有多少是“秒”到后放棄,但當看到號稱實名售票的“12306”也賣給名為“櫻桃小丸子”和“東方不敗”的用戶,小伙伴們還是驚呆了。 -方式 網購票比例占近六成 ◎已知:1月9日網購票量為501萬張,車站及售票點窗口、電話、自動售票機售出370萬張票,比網購票量少了131萬張。 ◎求得:501萬÷871萬≈57.5%,這是1月9日網購票量的比率。 ◎結論:技術越先進成本越低,搶票能力越強,仍有大批人在數字鴻溝外。 乘客閆佳“一鍵搞定”火車票。在信息時代,熟練運用互聯網,讓他們擁有了更低成本、更快速度得到車票的能力。 在1月9日全國總售出的871萬張票中,網購高達57.5%;全國3萬個售票窗口、12萬條電話線路,不計其數的自動售票機,共賣出370萬張。 當閆佳關上電腦,收拾起行李,準備奔赴車站時,從陜西去上海打工的農民工暢磊,卻才摸到網絡購票的邊。 上海市松江區總工會為一批轄區內的農民工開辦了一場網絡購票培訓。曾經“寧可排半天隊也不敢上網買票”的他“搶”到了一張無座票。雖然要站14個小時才能到家,但暢磊最高興的是,終于學會了網上買票、網上支付。 本版文字均據新華社 |
相關閱讀:
- [ 01-24]第四十九期:讓馬云出手,能拯救12306嗎?
- [ 01-24]讓馬云出手,能拯救12306嗎?
- [ 01-24]談12306現象:應用環境虛擬化
- [ 01-22]12306售罄 12308接力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