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擁堵收費方案今年制訂 實施范圍為中心城低排放區 4條新地鐵年底開通 軌道交通里程達527公里 今年底,6號線二期、7號線、14號線東段(金臺路-善各莊)、15號線一期西段(清華東路-望京西)4條新線將開通運營,本市將形成527公里的軌道交通網絡,日均客運量達到1000萬人次。昨天,北京晨報記者從2014年全市交通工作會議上了解到,低排放區擁堵費方案將于今年制訂,此外,還將加快推進首都外環線高速公路等重點工程,京津冀交通規劃對接,京臺高速、密涿高速南段年內開工。 擁堵費方案今年制訂 市交通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將重點研究利用“經濟杠桿”進行機動車排放調控,制訂中心城低排放區交通擁堵收費方案,同時積極探索車輛電子標識的試點應用。 2014年,全市新增機動車數量控制在15萬輛,即普通小客車指標13萬輛、新能源小客車2萬輛。今年將加快建設充換電站、充電樁等配套設施,保障新能源車輛的正常使用。 同時,嚴格執行高峰區域限行措施,加強外埠來京車輛管理。嚴格黃標車通行管理,本市黃標車全天禁止進入六環路(含)內行駛,外埠黃標車不予辦理進京通行證。強化城六區交通擁堵治理,落實商場、醫院、餐飲等易發擁堵點的單位責任和治堵措施。 通過一系列措施,使中心城交通指數控制在5.5左右,公共交通出行比例達到48%。 四環施劃公交專用道 京通快速路公交走廊投入使用兩年多后,今年將建設京開高速和西南三環快速通勤走廊,同時推進京藏高速、四環路施劃公交專用道工作。 市交通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將明確區分公交快線、市區普線、微循環線、市郊連接線、郊區線、定制公交線六大類地面公交線路,同時重點發展微循環公交線路,大幅新開定制公交線路,進一步延伸和聯網公交專用道,提高便捷性和通達性以增強吸引力。據介紹,2013年首開定制公交商務班車共45條78班次,乘客中近6成是自駕車主。 今年還將實施公交站臺改造100處。實現全市公交車輛智能運營調度全覆蓋,推進公交電子站牌建設,提供實時到站預報服務。 30個居住區停車自治 規范占道停車經營服務,東城、西城、海淀區在今年會率先實施占道停車特許經營和電子收費,定期向社會公開占道停車經營情況。所謂特許經營,即通過招標方式,將市屬道路占道停車位委托資質、信譽、服務好的停車企業進行經營,經營期限為兩年,同時將建立企業準入和退出機制,兩年后視企業經營情況確定是否延續經營。 另外,鼓勵老舊居住區挖潛建設停車設施、企事業單位停車位夜間開放,市區兩級給予一定獎勵,增加基本停車位供給。城六區交通部門會同相關部門,建立以街道為骨干、社區為單元、居民自治公約為紐帶的停車自治管理體系,完成30個以上居住區的停車自治管理工作。 出租報廢年限調為6年 今年,出租汽車的報廢年限從8年改為6年,繼續擴大區域電動小客車經營規模。此外,在公交、出租、旅游等領域推廣應用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綠色車隊規模達到4萬輛。 制定城市道路自行車道步道建設和環境整治三年計劃,完成80條城市道路整治任務,市區共同建成10個示范街區,配合、協調園林部門的綠道建設,形成相對完整、自成體系、環境優良的自行車步行專用道系統。繼續推進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建設,新投入公共租賃自行車1.5萬輛,全市總規模達到4萬輛。 加快首都外環高速建設 京津冀一體化也在今年的交通工作會議上提及,據介紹,今年將引入社會資本,加快首都外環線高速公路等重點工程建設,推進交通規劃對接,在京津冀一體化進程中逐步疏解城市功能和人口。 圍繞北京新機場、京沈客運專線、京唐客運專線、京張城際鐵路等重點項目,制訂外圍交通設施、城市道路規劃方案并加快推進設施建設。開工建設京臺高速、密涿高速南段,建成京昆高速北京段、京良路、萬壽路南延、京哈南輔線、白馬路東延等工程,建設國道110二期、魯坨路二期、林萃路、廣渠路二期、北苑路等項目。 加快接駁設施建設,改造4處、新建13處3850個車位的P+R停車場。推動長途客運站外遷,加快大興南兆、房山西南樞紐、通州土橋等長途客運站前期工作。此外,將在進京主干線與本市貨運通道節點位置建立貨物流轉集散地。 晨報記者 陳琳 |
相關閱讀:
- [ 01-24]成都一司機為躲處罰鉆車底1小時 致交通擁堵
- [ 01-20]SM路口四向禁左高峰期交通擁堵 請市民繞行
- [ 01-20]廈門SM路口四向禁左高峰期交通擁堵
- [ 01-20]SM路口四向禁左高峰期交通擁堵 交警建議市民繞行
- [ 01-13]北京征收交通擁堵費,須先做好公共交通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