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施政演說昭示修憲野心 言行不一鄰國痛批
2014-01-25 07:59? 綜合?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林晨 林晨 |
分享到:
|
中新網1月25日電 綜合報道,日本1月24日召開第186屆例行國會,首相安倍晉三發表施政演說點名指責中國,并首次明確表示將修改憲法解釋以允許行使集體自衛權。新年以來,安倍修憲野心昭然若揭,吹捧日本自衛隊的海外活動。但在與鄰國關系上,安倍表面上反復強調修復與中韓關系,卻言行不一,親手關上對話大門。 首次明確談修憲 橫加指責中國 當天,安倍晉三在在眾院全體會議上發表了施政演說。在外交和安全政策上,安倍表示,將修改憲法解釋以允許行使集體自衛權。 安倍還大談特談日本自衛隊的海外活動,稱自衛隊的行動強調了致力于世界和平與穩定的“積極和平主義”的意義。他還表示,將在防衛大綱的基礎上,以西南沿海地區為首,加強日本周邊海域及空中安全,強化防衛態勢。 共同社稱,這是安倍2012年12月第二次執政以來首次在國會演講中明確談及集體自衛權。安倍晉三執政以來,最希望推動修改憲法解釋,以允許自衛隊行使集體自衛權,將日本變為“正常國家”。 此前有日本媒體消息稱,安倍已就修憲準備了“三步走”計劃。第一步,安倍將在例行國會上推動新年度財政預算,在4月正式接受安全保障法制懇談會的報告書。 第二步,安倍需統一日本政府內部意見,準備修改草案,努力爭取執政盟友公明黨的理解。 第三步,安倍擬在6月22日例行國會結束以前,提交內閣決定,并在國會進行答辯,正式提出可以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問題。除了安倍本人答辯以外,其修憲支持者、內閣法制局長官小松一郎或也將就具體事例參加答辯。 媒體分析指出,因所需法律程序嚴格,修憲在日本被認為是不可能的“常識”。但是,視修憲為“歷史使命”的安倍不顧阻力,一再推促修改憲法。而一旦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脫離戰后體制,邁向軍事大國,后果難以設想。 當天施政演說中,安倍還橫加指責中國通過“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擴大海洋活動等謀求獲得更多權益”。但安倍不忘老調重彈,再次宣稱中日對話的大門始終敞開。他強調,并不是有問題沒有解決就不進行對話,而是正因為有問題才應該進行對話。 安倍還稱,中國和日本是割不開的關系,有必要回到“戰略互惠”關系的起點,努力改善雙邊關系。 自2012年9月日本政府非法“購島”以來,中日兩國關系一直陷于嚴重僵局。安倍在執政后,不僅不采取措施緩和兩國關系,反而多次在公開場合提及“中國威脅論”,否認二戰侵略歷史,更在去年年底執意參拜供奉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給兩國關系帶來了致命打擊。 一方面做出種種否認侵略歷史行為,一方面又表示要改善對華關系;一方面參拜象征日本軍國主義對外侵略的靖國神社,一方面又宣稱參拜是“為了向和平宣誓”、不愿因此傷害中韓感情;分析指出,安倍四處兜售“積極和平主義”這一招牌,背后卻充斥著狂熱的戰爭意識。 專家分析認為,安倍在改善對華關系上缺乏誠意,如果真正想要恢復和改善兩國關系,要使中日關系恢復到軌道上來,要拿出實際行動來。 新年屢屢提修憲 大步向右走 盡管安倍在例行國會上是首次明確提及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問題,但新年伊始,安倍的修憲野心更加昭然若揭。 1月1日,安倍發表新年講話稱,奪回“強大日本”的戰斗才剛開始,這是應該朝著日本“建設新國家”邁出一大步的時刻。他還就修憲舉措呼吁稱:“在《憲法》制定將滿68年的現在,應該朝著把握時代變化的修改方向,進一步深化國民討論”。 就安倍的新年講話,專家分析認為其講話措詞強硬,與往年日本首相的論調大不一樣,非常值得警惕。 美國媒體也認為,安倍晉三年底參拜靖國神社激怒了鄰國中國和韓國,但他發表的新年感言顯示出,他并不擔心其民族主義傾向引發的不安情緒,整篇感言釋放出鷹派信號。 此外,2014年日本自民黨行動方針中刪除了原始文本中“決心貫徹不戰誓言與和平國家的理念”這一表述。該行動方針將修憲稱作是自民黨的“基本方針”,并明確指出,應該“順應時代的要求”,從現實方面對憲法進行修改。日媒分析稱,這表明安倍已經決定要在2014年完成修憲。 1月22日,安倍在達沃斯論壇上的講話更是引發爭議。他針對自己參拜靖國神社的行徑辯解稱,“靖國神社里面沒有‘戰爭英雄’,只有為戰爭倒下的靈魂”。宣稱自己參拜不是為宣揚所謂的甲級戰犯。 安倍還無理要求“持續擴充軍備”的中國“公布完全透明的、可驗證的軍事預算”。《日本經濟新聞》報道稱,安倍在演講中強調,“必須抑制亞洲地區無節制的軍備擴張”。 然而,安倍的言論不僅引發了中韓的譴責,外界都感受到了他的咄咄逼人。有德國媒體指出,安倍把自己展示得非常自信——幾乎是咄咄逼人。安倍晉三充滿好斗情緒。這位日本首相無疑讓人覺得舞臺是屬于他的。他自信地向聽眾介紹了他的成功和目標。 安倍執政一年以來,正在向右傾化的道路上愈走愈遠。在對待日本侵略歷史方面,安倍曾揚言要發表所謂“安倍談話”來代替前任政府就日本侵略和殖民歷史表達歉意和反省的“河野談話”與“村山談話”。 在外交方面,安倍內閣去年年底通過了首份《國家安全保障戰略》、新《防衛計劃大綱》以及《中期防衛力量整備計劃》,決定大幅提升軍事安全手段在國家安全戰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安倍自己坦言,為了“開拓今后十年、百年的日本未來”,建設一個“新日本”,恢復“強有力的日本”。但安倍著手打造的“新日本”究竟是什么模樣,已經引發外界的擔憂。 鄰國抗議安倍倒行逆施 盟友擔憂不滿 針對安倍任后的種種倒行逆施行為,不僅引發中韓等國的強烈抗議,盟友美國也表示不滿和擔憂。在安倍參拜靖國神社以來,中方已通過多種渠道,在國際場合批駁安倍的錯誤言論。 1月23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就安倍為“拜鬼”辯解回應稱,中國有句話叫欲蓋彌彰,越抹越黑。安倍的辯解只能證明,他仍在頑固堅持與人類良知和國際公理背道而馳的錯誤歷史觀。 王毅指出,安倍不顧各方反對,執意參拜靖國神社,向甲級戰犯表達敬意,他的本意很清楚,就是要為侵略翻案,為戰犯張目。一切有良知的人們和主持正義的國家對此都絕不會接受。歷史的教訓值得汲取。我們呼吁國際社會攜起手來,共同制止這種企圖開歷史倒車的行為。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也連續就安倍的言論回應,日本領導人口頭標榜“積極和平主義”,其實奉行的是“擴軍備戰主義”。有關言論暴露了他企圖通過制造同鄰國關系的緊張、制造地區緊張來達到其國內政治目的的用心。這樣的意圖是危險的。 秦剛還指出,日方不能幻想一方面拒不承認錯誤,到處說中國的壞話,另一方面又空喊對話口號。日本領導人以自己的行動關閉了中日領導人對話的大門。他現在要做的是承認錯誤、改弦易轍,以實際行動為中日關系改善創造有利條件。 韓國也對安倍的行徑進行強烈批駁。韓國總統樸槿惠執政以來,至今未與安倍舉行首腦會談。韓國外交部表示,希望日本政府能清楚地認識到,這種歪曲歷史的“挑釁”行為將成為阻礙韓日關系的重大絆腳石。同時希望日本政府能從過去的錯誤中認真吸取教訓,采取負責任的行動。 作為日本的盟友,安倍參拜靖國神社等舉動更令美國感到擔憂。美國媒體分析認為,美國一直希望為東亞地區的緊張局勢降溫,但安倍的參拜活動言論引起中韓兩國的強烈不滿,也給美國的外交努力帶來嚴峻考驗。 已有美國官員表示,為緩解東亞緊張局勢,他們正尋求日本保證安倍將來不再參拜靖國神社,并要求安倍考慮重申日本此前在二戰問題上做出的正式道歉。 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塞繆爾·洛克利爾上將23日在美國防部召開記者會,就當前的中日關系表示,雖然中日兩國存在分歧,但是一直未舉行對話。洛克利爾呼吁日方保持克制,并希望各方用外交對話來解決分歧。 到訪日本的美國常務副國務卿伯恩斯24日則呼吁,日本尋找應對歷史認識等敏感問題的建設性方法,盡全力改善與鄰國的關系。 美國通過多個渠道與日方溝通,要求日本改善鄰國關系也引起日本媒體的揣測。日本新聞網認為,從安倍第二次執政開始,奧巴馬政府就不斷敦促安倍在歷史問題上慎重行事。如果安倍在歷史問題上再不懸崖勒馬,同時不拿出積極具體的行動改善與中韓兩國關系,奧巴馬政府顯然會對安倍政權作出更大的外交回應。 對于美國來說,白宮已經從安倍手里拿到了最想要的兩樣禮物:駐沖繩普天間基地搬遷問題的解決及收到日本約1000億美元的武器訂單。也就是說,從2014年開始,安倍對于美國來說,其可利用價值幾近殆盡,剩下的只是給美國添亂。如果奧巴馬想拋棄安倍的話,那么,安倍在政治和外交領域,將會沒有空間。(完) |
相關閱讀:
- [ 01-24]安倍說將推動修改憲法 解禁集體自衛權
- [ 01-19]安倍在自民黨代表大會致辭 強調2014年完成修憲
- [ 01-18]安倍身上的希特勒NDA
- [ 01-18]日本政客放言錄一覽:涉及拜鬼、慰安婦等多方面
- [ 01-09]泰國看守政府或因修憲草案被判違憲陷入被動
- [ 01-07]人民日報海外版載文:安倍就該睡不著覺
- [ 01-02]外媒稱安倍新年感言談修憲不尋常 釋放鷹派信號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